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保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诈降

利用战争的相持阶段张楚抓紧时间发展自己地盘内的生产,工厂矿山出产的大量商品需要找到合适的市场,东西只有卖出去换回金钱,买回原料投入再生产,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从中产生利润,这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张楚的财迷性格更要为自己的产品卖一个好价格。

而利润最高的就要算是海外走私了,由于朝廷的海禁政策,明朝对外合法的贸易大为减少,面对巨大的利益,朝廷的禁令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沿海各地的对外走私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明末最大的海盗集团郑芝龙集团就是靠垄断南方的对外贸易而发展起来的。

张楚在六横岛建立了基地,已经开始小规模的派出船员队,开辟航线开展海上贸易。在郑芝龙、荷兰人、葡萄牙人的夹缝中寻找赚钱的机会。

在山东立住脚后张楚决定将山东生产的商品也卖到海外去。张楚研究了一下四周的情况,发现离山东最近最有前途的是倭国市场,张楚虽然不喜欢倭国,但能够赚钱的事是张楚最喜欢干的,于是山东的商品装上了那五艘武装到牙齿的一号福船,又在两艘战舰的护卫下驶向了倭国。

大明的丝织品、铜钱历来在倭国最受欢迎,张楚没有丝绸却有利用先进的水利织机织出的棉布,另外张楚还在船上装载了大量的铁制工具,这些东西到了倭国利用原先开辟的渠道,一点点的投入到了市场之上,立时引起了轰动,闪闪发光的铜钱吸引了许多倭国人的眼球、物美价廉的棉布甚至使普通的倭国人都能买一些为自己制作一件礼服。质地优良的铁制工具使工作变得轻松,倭国的百姓都争着购买。

而这些东西都无一例外的打着保安军的标志,倭国人逐渐的记住了这两个汉字,这两个汉字就是质量的保证。

倭国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大多数矿产资源都十分匮乏,却唯独白银的储量丰富,这时石见银山的白银矿已开采了近百年的时间,其中出产的白银大部分都流向了大明。是大明白银的主要来源。

张楚的商队在倭国当然不会放过收集白银的大好机会,将所有的商品都换成了银子,然后又购买了满船的硫磺,白银还有剩余,船队满载而归,回到山东硫磺进入了工厂变成了火药。那些白银在制币厂中变成了一枚枚精美的银元,又被运到了山东境外买来了大量的棉花、铜料,张楚准备将到倭国的航线建成固定的商路,等有足够的商品后再派船走一趟。安安静静赚钱的日子张楚过的很舒服,一时也不想改变,不觉间五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历史又回到了他原来的轨迹。

时间到了崇祯五年的七月,孔有德还是一心一意的包围着莱州城,而城内的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率领众人在城内拼死抵抗,坚决不投降。而朝中的大臣们根本不在意这二位巡抚的死活,还在朝中争论着怎样招抚孔有德的叛军。

奉命前来增援莱州的官军都在山东边境观望。当然保安军开始的势头挺猛一头扎到了山东的东部,逼近了登州,可这之后就如同泄气的皮球一样没有战斗的动力,在烟台周边搞起了大生产。总之没有一支官军真正的给莱州城以支持。

叛军孔有德的日子并没有因为官军的懈怠而好过,在反叛之后攻城夺寨,势如破竹,在山东的辽东子弟纷纷来投,实力不断壮大。没想到却被莱州城缠住了,一打就是几个月,现在前进不得,后退不能。更可怕的是李九成传来消息,出海作战的船只全军覆灭了。根据李九成的描述这支官军十分强大,几战下来李九成的人马已折损了一万多。而且还有着强大的舰船,如果不是李九成说这股官军是被官府招抚的流贼,流贼不想为难反叛的辽东将士,要与辽东将士和平相处,孔有德早就退兵回登州了。这股官军倒也守信,五个多月来真的没有发动进攻,孔有德才放下心来。

为了早日攻克莱州城孔有德不断的想着办法。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妙计,那就是诈降。朝廷始终对孔有德的归顺抱有幻想,孔有德利用了这种心理,写信给官军表示愿意接受招抚,但要面见谢琏谈判。消息传到谢琏那里,谢琏信以为真,派知府朱万年出莱州南门面见孔有德。

孔有德告诉朱万年,表示愿意投降。知府朱万年回城将情况告知谢琏,谢琏、朱万年等人出城与孔有德见面,宣读朝廷让他投降的诏书。孔有德早有准备,立即让部下将谢琏等人捉住,乘城门大开,急令攻城。朱万年见势危急,大喊关闭城门,被孔有德杀死。明军紧急关闭城门,孔有德破城计谋未能得逞,谢琏等人却做了俘虏。

谢琏等人被俘使朝廷明白了孔有德根本没有投降之心,招抚的方法行不通。崇祯皇帝传下圣旨命令各路援军向孔有德进攻,孔有德的压力一下子大增。

更为可怕的是叛军发现在进攻的队伍中出现了与他们一样操着辽东口音的士兵,朝庭将关外的关宁边军也调了过来平叛了。

这些辽军与叛军一样勇猛而且战场经验丰富,几仗下来杀得叛军连连后退。

孔有德急忙收拢兵力勉强稳定住了防线,这时其他官军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正在加紧赶来,大有将孔在德聚歼在莱州城下之势。

孔有德更为担心的是自己通往登州的后路也并不安全。招远的保安军虽与他们和平相处,谁也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不出手切断叛军的退路。即便是退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诈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