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乱唐悍匪>第一百零四章 老汤的心事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何大仙最终还是将朔州军的三个骑兵营和三个步兵营共六千人带走了,加上黄志在神池关一战俘虏的,已经在振武新城待命的一千骑兵和一千步兵,原朔州军一共八千人划归了西路军。

原先的朔州军,除了安重荣以外,最高首长就是贾章和张澄。

这两人并非武将,而是原来安重荣的幕僚,实际上算是文人,何大仙二话不说,直接就将他俩调到振武新城,随便给安了个“左右行军司马”的官就打发了,算是招讨使大帐里的幕僚。

朔州刺史等朝廷任命的政府官员都没有动。

朔州军里则直接提拔中郎将秦池为朔州军指挥使,游击将军,统管留下的一万两千名朔州军,同时提拔杜斌和王大锤两员校尉为朔州军左右郎将,辅助秦池指挥使。

这种安排也很好理解,秦池现在还受伤未痊愈,起码还要在床上躺三个月。给他个名义上的朔州军指挥使,实际通过杜斌和王大锤架空此人,一方面安抚朔州军的其他校尉,一方面也让杜斌他们将新振武军的建军思想在朔州军中复制。

至于西路军指挥使,则由何大仙以赵平的招讨使身份亲自兼任,下设西路军排阵使赵桑,中郎将黄志,左郎将赵大力,右郎将赵杜,由这四名赵平的心腹担任郎将级别的军官,统帅下面的十二名校尉,总共是骑军五千人,弓步军五千人,外加辎重弓兵一千人。

岚州军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将领,暂由提拔为岚州军左郎将的陈田领军,下属两个岚州军的校尉,共两千多人,均为步兵团,龟缩在岚州城内防守,顺便继续修他那个宋家沟的防御堤坝。

赵平赵将军离开朔州时,也带走了大约三万百姓,迁移到振武新城去居住,主要都是一些无业游民,和穷的没饭吃的贱民。

这念头外面兵荒马乱的,种地放牧的事情都做不了,窝在朔州城里饿死也不是办法,不如去振武新城附近的草原上开耕荒地,既充实了振武新城的人口,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又让这些人能够自食其力。

回到振武新城后,何大仙晚上继续在书房装逼算算术,发现契丹人的反应并没有过激。

一方面赵德钧和赵延寿的两支军队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预计三天后就会到达太原附近,晋军和契丹联军开始做与唐军大决战的准备,无暇后顾了。

另外,虽然朔州重归唐军怀抱,但此时云州,应州,代州和沂州,这一路上的几个大州都投靠了石敬瑭,契丹人的后路并没有那么容易切断,除非振武军突然开始攻击这些后方的州城,否则形势还不算太差。

因此,契丹人也就是将原来在驻守宁武关的一千人增加到两千人就算了,其他反应暂时没有。

又过去了三天时间,眼看几个地方的局势都稳定下来了,何大仙决定趁这个时间去整顿一下岚州军,顺便抽空去那个犄角旮旯里的方山县转转,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鬼!

这天一大早,赵平赵将军带着刘七和十几骑亲兵,悄悄地来到了岚州。

岚州刺史汤群亲自来到城门接待。

毕竟现在振武军名义上还是唐军的一支,赵平也只是招讨使而不是节度使,所以军队系统里面随便你搞,但是各地文官系统,还是由朝廷任命的。

说实话,何大仙对于搞内政之类的东西也没什么兴趣。

古代生产率低下,除非导入新的科技,快速提升工业水平,否则怎么搞都不太可能发展很快。而恰恰何大仙最怕的就是导入科技后,又一次碰到了这个世界里天地法则的底线,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利用后世的知识去帮助凡人去搞工业。

上一次亲手给辎重营设计了手弩,已经算是何大仙出手的极限了。

有那功夫发展经济,还不如出去抢呢。

劳资帮你们赶跑契丹人,让你们有饭吃活得下来,已经算是做的太多了!

赵平赵将军鼻孔朝天,嚣张跋扈地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见到岚州刺史汤群,也只是鼻子里像是蚊子叫一样,轻轻哼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趾高气昂地在大批岚州军将士的夹道欢迎下的,牛逼哄哄地走进了岚州城的城门。

身材臃肿的白胖子汤群,这时哪里敢得罪这位正处于上升期的大军阀啊,也不介意,顾不得天热闷出一身臭汗,也一路小跑跟着赵将军进城,一起来到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建筑物,刺史府。

岚州刺史汤群,在契丹人来之前,也算是这个城市里的土皇帝了。

这地方天高皇帝远,既非重要关隘,也非矿产基地,商贾通行也不是非要打此过。加上位处大山沟里,地域狭小,农业牧业都不算发达。

这种地方,一般做官的都不太爱来。

可汤群却是慧眼识宝地,尼玛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啊,劳资在这里做个土皇帝有什么不好?

来此地做官十几年,汤群对升官基本不抱希望,只顾着赚钱了。如今汤家的产业已经遍布岚州城各行各业,基本上赚钱的生意,都是汤家的或者汤家的姻亲把持着,可谓集大官,大老板,大军阀于一身了。

要不是城市小点,这待遇跟个节度使也没太大差别啊。

说他是“大军阀”确实有点抬举他了,可是人家手中毕竟还是掌握着两千多人的岚州军啊。虽然这支岚州军的战斗力比豆腐渣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四章 老汤的心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