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甲午崛起>1103 下关城外
,这是华国管用的伎俩了。

但是这一招,百试百灵。

至少,对于现在驻扎在下关城中的薛佩尔和他的军队来说,就是这样子的。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是朝鲜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缔结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为西方列强奴役朝鲜奠定了基础。

而华国的决策既有违于宗主国不直接干预属国内政外交的传统,又违背了朝鲜人民自“辛末洋扰”以来对美国侵略者憎恶的正义感情。

高宗李熙即位时,只有12岁。便拜其养母赵氏为大王大妃,由她垂帘听政;又封其生父李昰应为兴宣大院君,赞襄政务。兴宣大院君的执政被韩国史学界认为是韩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兴宣大院君一掌权,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他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启动了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目的的改革进程。同治五年(1866年),神贞王后赵氏撤帘,大院君遂独揽大权。大院君一面大力排斥安东金氏势力,将他们全部逐出朝廷,就连曾帮助过他的丰壤赵氏也不放过,开始确立起丧失已久的王室威严。同时大张旗鼓地重修景福宫,以作为君主专制威权的象征。此外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试图修补朝鲜封建王朝的大厦;又厉行闭关锁国路线和宗教迫害政策,掀起“丙寅邪狱”,屠杀了上万名天主教徒。此时朝鲜已经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危机,到高宗时更加凸显。

其结果,不但进一步破坏了中朝之间的传统关系,极大地损害了宗主国的形象,加速了闵氏政权开放的步伐;提出的“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的朝鲜策略,也激化了朝鲜内部开放与反开化势力的矛盾,而且使朝鲜问题日益复杂化,导致了日美及西方列强借口朝鲜为“独立国”,肆无忌惮地向朝鲜渗透其侵略势力,把朝鲜深深地卷入列强在远东争夺的旋涡。

继《美朝修好通商条约》成立后,西方其他列强纷纷效尤,英、德、俄、法、奥匈、比利时和丹麦等国先后与朝鲜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挤垮大院君的闵氏政府因种种原因与日本示好,改采开放政策之后,遭到了来自全国各个阶层的反对。其中平常信奉锁国主义的全国儒生们对与倭寇建交非常不满,加上大院君及其党羽暗中煽动,希望乘乱重返权利舞台,不久儒生遂连署上疏,并呼吁将大院君从杨州请回到云岘宫。

其奏摺云:我国乃东方礼仪之国,与倭国订定友好条约,实为既失体面又愚蠢之举。日本之根基虽与洋夷不同,但其近日、可沾染洋夷之风俗,实为假洋夷是也。

之前,大院府大监英明,得以洞察此点,不与之来往,然而,现在却与日本订定友好条约,此实乃令人至为寒心之举。臣乞求圣上,应将大院府大监自杨州迎回云岘宫,并于尽孝同时,令大院府大监导正错误至此之国家政策。为国家百年大计之故,臣等儒生在此一同恳请圣上察纳。

这些人明显对高宗亲政不满,并主张再次拥立大院君摄政。

闵妃集团对世界局势昏昏昧昧,但是却深谙李朝内部的权势争斗,闵妃通过高宗详细调查上疏之人,将为首的柳道洙,执笔的儒生李荣洙,以及道厅李相哲、儒生徐升烈等四人处以流刑。

但是,主张将大院府大监从杨州迎回云岘宫的奏折,并未因此杜绝,反倒越来越多。

对于柳道洙与李荣洙遭受的流放,全国各地数十万儒生更是愤慨,纷纷上奏,激进分子甚至以死相拼,群聚于景福宫大门前,静坐示威。

志同道合的儒生们同仇敌忾,在各地加强组织联络,各地为首者经常互相联系,同时不断上书,强烈要求将大院君迎回,以改革政事。

事态如此紧张,闵妃一派知道只用镇压难以解决,不得不对儒生们采用怀柔政策。

虽然不可能再度拥立大院君为摄政,但为了安抚儒生,朝廷也不得不将大院君从杨州迎回云岘宫。

3000多人的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团,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潜伏在了下关城外。

下关城说是一个城,其实只是土墙的城墙,还不完备。

下关城中有华军的内应,这是早先就埋伏好的统计局的特工,要不是情况紧急,一般是不会用到特工的。

当日本士兵还在打盹的时候,城门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开了。

守城的士兵们,也都在短时间被定点清除了!

黎明之前,本来就是人睡的正香的时候,士兵们还在打盹,就被一刀一个暗杀了。

下关城的日本军队只有一千多人。

下关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端,是山口县最大的城市,三面环海,风景秀丽,自古以来以海、陆交通的要塞而闻名,商业、水产业、农业等都较为发达。

而且,下关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旅游圣地之一,每年有700万人以上的游客来此观光,作为“河豚之乡”闻名全国,河豚交易量占全国首位,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到地道的河豚料理。这里有贯穿碧蓝海水环抱的美丽岛屿“角岛”的“角岛大桥”,

有拥有1400年历史的“川棚温泉”。还有,保留着江户时代建筑的“城下町长府”。

美国人的军队倒是有2000多人,都在城内的兵营当中。

薛佩尔自然不会想到,正在谈判当中呢,而且,华军在几百里外的长崎,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打到下关城来啊?

漆黑的黎明,深邃的


状态提示:1103 下关城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