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于康熙末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莲花书院 中

冯传与徐山长哭笑不得,因为报名的官仲子弟太多,现下的校舍压根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原本想着先收一批学生开学,再扩建书院。可眼下许多人都是为了与总7$$l府子弟攀附来读书的,谁肯做第二批?

虽说书院现下有总督府庇护,可这办学之事,到底离不开地方官绅提手,他们两个也不好持人都得罪。

无奈之下,只好由冯传出面,跟曹颗商量,让天佑等人延迟两月入学。至于几人的学业,则有冯传从京里请来的一个致仕翰林坐馈总督府教导。曹颁并没有异意,对于莲花书院一下子这么多官绅子弟报名,他也很吃惊。

毕竟在这个时候,消息传递不如后世便利。随即他也就释然,清苑毕竟是督抚衙门所在,就同全国官场盯着京城一般,直隶官场大小官员也都盯着清苑……总督府,虫宅。

今日是“认亲”之日,却不是像谢天来之妻与朱之琏那样同姓同乡,结为干亲,而是高太君见朱之琏一家。

谁也没想到,高太君之母,不是旁人,正是代王郡主。

前朝末年战乱,代王郡主与家人离散在战火中,被高太君之父所救。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高太君正是两人长女。因郡主身份敏感,所以夫妻两人当成机密之事隐了下来。后来代王旁支子弟也被掠,入了镶白旗包衣,可高太君父母并没有出面认亲。

康熙初年,朝廷对朱明后裔查的不那么严了,这支子弟从大同取了余下族人,代王绎主依旧没有认亲,只是对女儿提及自己身世。

高太君前些日子在京城时,还不知代王后裔封侯承祭前朝皇陵之事;走到了直隶,朱侯夫人工门来请安时,她才知晓此事。

待听说朱之琏这支就是顺治初年从大同迁到京城的代王亲族,老人家就多问了两句]却是正巧,束之琏的曾祖父,正走过代王庶长子,高太君亲舅舅。因成年分府封爵,远离王府,反而在战乱中得以保全。

论起亲戚来,已经出了五服,可高氏还是很高兴。

在京城时,也曾有高氏族人听说她在曹府荣养,过去请安,可也都是隔房亲戚。又因往来的少,高太君与之都不算亲近。

高太君怕给曹颗添麻烦,并没有直接认朱家为亲,而是先问了曹颗与李氏的意见。

李氏晓得高太君同高氏族人并不亲近,要不然也不会将全部慈爱都给李家晚辈,心里愿意老人家多两门亲戊走动,好排解老人家晚年寂寞。可对方要是寻常人还好,这是前朝皇族后裔,又是儿子的属官,李氏还是遵从儿子意见。

曹颁并无反对之意,就算对方身份敏感些,可亲戚关系这么远,就算认了,也不过是挂个名多个走动的人家,实不算什么。

好几代人以上,毕竟是的八、九十年前-的事,说不定在外人看来,这种出了服的亲戚,就如谢天来之妻认的干亲似的,不过是多个亲戚名分罢了。戚。来直隶三月,曹颗对朱之琏的印象还算不错,并不反感多这一门亲于是,这才有了今日总督府认亲之举。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以家宴的形式,请朱之琏一家过府做客。听高太君讲起两家测源,朱之琏虽是吃惊,却也老实地论起辈分,执了孙礼。换做旁人说起此事,他还要寻思寻思,是不是对方攀附。

可总督的外祖母说起此事,朱之琏就不好随意株测。另外也因上次朱夫人回府后,同丈夫提及高太君追问他这一支谱系之事,使得朱之琏心里多少有了些准备,所以倒是并不十分吃惊。

“姑祖母,既是太姑祖母当年也在京城,为何不出面祖父相认?祖父过世时,我年纪还小,却是记得清楚,祖父到京中后,曾出面寻过王府诸人。阅读]”朱之琏想起陈年旧事,问道。

高太君提及往事,亦是唏嘘不已,道:“我当年,也曾问过母亲。母亲经过改朝换代的战乱,如惊弓之鸟,怕自己皇族后裔的身份泄露牵连到我父亲;也因包衣身份,愧对祖先,所以才没有出面认亲。”

提及“包衣”二字,朱之琏一阵苦笑,轻声道:“想来姑祖母也听说了,皇上恩典,除了赏了夯位,还将孙儿这一支抬出包衣,入了汉军。

高太君眼睛有些湿润,点了点头,道:“好,好,总算让子孙能做人了。”

朱之琏也跟着红了眼囹,道:“是啊,总算不用让子孙再执贱役。孙儿姐姐就是小选进宫,病死在宫里,没有出来。”“宫女……”高太君听了,很走动容,半晌方叹了口气,道:“都是命,谁也挣不过……”李氏陪坐在旁,听的却是惴惴。

她养在李家,嫁入曹家,早年家中走动的故交好友,也多是内务府人家,并没有觉得包衣身份如何低贱。毕竟满清讲究的“八旗共主”只有是旗人,就是皇上的奴才。内务府三旗,多了层天子家奴的身份,当的差事,也多是打理皇家私产可听着高太君与朱之琏所说,她才晓衣身份是耻辱。

只有曹颗,作为历史的旁观者,多少能明白些朱家人与代王郡主的心情。从万人之上的王族,到苟且偷生的奴仆,这其中的距离不是一星半点。

见高太君情绪不媚,李氏忙道:“朱侯夫人带着孩子们还在前院等着,哥儿公子俊朗,姐儿也俏丽,母亲定会喜欢。”高太君听了,没有做声,而是望向朱之琏。朱之琏忙道:“正该让她们母子几个过来给姑祖母磕头。”

随后,李氏便使人传话约在前院陪客的初瑜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莲花书院 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