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三国忽悠记>第0482回:西凉行一

第0482回:西凉行一

当彭羽、刘辩一行过了潼关以后,彭羽的心态终于放松了许多,到了西凉的地段,基本算是高枕无忧了。

彭羽与刘辩虽然相交多年,但其实并无太多的交集,所以两人初时还有些拘谨,太子、将军皆喊的有模有样。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两人沿途大醉过几次以后,渐渐越发放的开了。

要知道刘辩虽然贵为太子毕竟只有十七岁,少年心性,又很少出宫,自然对什么都想看一看,试一试,遇到不明白的,也不会端着架子不懂装懂。

而彭羽胆大妄为惯了,又习惯于率性而为,就连对刘宏都敢讨价还价、摔门丢眼色的主,哪里沉稳得了,时间一长,终于原形毕露,不但未将刘辩看作主上,简直就是将刘辩当做一位弟弟看待了。

彭羽在西凉之中,领着刘辩四处观摩,到处转悠,每每谈到自己的政治体系,都忍不住长篇大论,得意洋洋,给麾下们的感觉,就犹如带着一小弟看自己的丰功伟绩一般。

而刘辩对彭羽的政治体系更是兴趣盎然,特别是让底层的百姓参与官员任免的“议民制度”,感到极为的惊奇,也确实从这体系里感到其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

彭羽对此更是喜出望外,万没想到,这个刘辩看问题,特别是看西凉的变化竟然能看得入目三分,让彭羽根本无需太费口舌,就让刘辩关注到彭羽的政治体系了。

换句话说,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已经看到此种体系的好处了。

只可惜,刘辩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好处,更看出其中的一个重大弊端了。

当彭羽的政治体系,被刘辩有所了解以后,立即就明白这体系乃是壮大了“民告官”之风,使得官的威信大大降低,更使得民众皆积极参与到政治之中,这在东汉几乎算作最大的叛逆之举。

因为他背离了儒家学说最根本的一环“礼”!

什么是“礼”?

“礼”就是等级制度与相应秩序的结合体。

说通俗一些,就是社会关系。

说复杂一些,就是社会中按照尊卑、贵贱、长幼、亲疏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再以对应各等级不同的行为规范、约束这些不同等级的行为秩序。

而彭羽的“治”则是以底层的意愿约束上层的行为,以卑微的民众决定尊者的政治前途这不仅是有违礼治,甚至是完全驳逆的行为,所以刘辩对彭羽的“治”并不像彭羽自己认为的那般无懈可击。

彭羽为此与刘辩一直在争论其中的利与弊,沿途从“渭南”经“长安”一直到“陈仓”依然争论着,互相谁也说服不得谁。

期间偶尔彭羽甚至对着刘辩暴怒喝骂不休,而刘辩对此也是厉声痛斥不止,让跟随在后的官吏门皆心中骇然,荀彧更是数次前往查探,生怕两人大打出手,那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荀彧去的次数多了以后,倒是对两人的争论深有感触且起了兴趣。

彭羽政治体系的好处,自然是无需多说,一目了然,本来荀彧并没有注意到彭羽政治体系中的“以下犯上”的弊端。

这只因彭羽借治黄巾俘虏为由将此事做的非常隐蔽,而且只到了“里、亭、”一级,最高也只到了“乡”一级,毕竟“里亭乡”官职低微,不足以引起彭羽麾下的重视,所以荀彧并没有注意到刘辩所说的“礼乐崩坏”。

可在马车之旁听得两人争论多了以后,荀彧竟然颇有同感,隐隐也觉察到彭羽政治体系中隐藏极深的弊端了!

因为刘辩的平易待人,造成荀彧竟然慢慢的融入讨论之中了,如此刘辩与荀彧一起联合评论起彭羽的政治体系了。

彭羽也没想到自己如此隐蔽施行的“议民制度”,竟然被刘辩一眼看穿,不仅如此,刘辩更深入谈到了与“礼”的冲突,使得彭羽的“议民制度”越发有些像颠覆“礼”而进行的一种政治制度。

这问题可就大了!

彭羽一直想方设法在规避着自己政治体系中的理论,换句话说,彭羽只在乎本质,根本不在乎表面的理论价值。

如同自己的政治体系一般,只要西凉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就可以了,根本无需管参与到其中的人,到底是否明白此乃何意。

只等众人习惯了彭羽的政治体系以后,当他们彻底了解体系之时,彭羽的政治体系早已深入人心,全西凉都在以此行事,任何人都无法跳脱其中了。

可现在,被刘辩提及其中的弊端,而彭羽实在无法自圆其说,竟然被刘辩说的哑口无言,更有“吃里扒外”的荀彧跟着掺和,让彭羽的政治体系,在理论阶段竟然完全败下阵来。

这让彭羽如何接受得了?

如此彭羽立马传郭嘉加入到论战之中,如此马车的行进过程中,暴怒喝骂的声音更大几分,四人时不时有人拂袖而去,又时不时卷土重来,总之用一句话形容“双方在热烈的气氛下深入交换了意见。”

彭羽在争论之中,也发现了自己体系中理论的缺失,而刘辩更是乐在其中不可自拔。

这只因刘辩的身份,让其在宫中之时,根本无人与其探讨问题,要么是陛下、皇后、大将军的“压”,让刘辩无法抗拒,要么就是其他身份低微者的“从”,无论刘辩如何行事,皆是服从而已,哪里敢反驳?

所以刘辩待在宫中,根本就没法接触到如此热烈的探讨“学术问题”,自然乐在其中了。

而彭羽与刘辩“近距离


状态提示:第0482回:西凉行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