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秦时农家女内>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那个谁还要有钱

大军出营后,扶苏变得有些心神不宁。

小寒说,我们出去走走吧。扶苏就无可无不可地跟她出来。

俩人在大营里一趟一趟地溜达,小寒一边走,一边数数。扶苏问:“你干什么呢?”

小寒说:“我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帐蓬,算算这些帐蓬得多少女人多长时间把它织出来、做出来。还想算算这大营到底能容纳多少人?”

扶苏奇怪地望着她,大军出营不应该是关心战果吗?她的关注点怎么这么奇怪呢?

小寒摇摇手:“没事儿,你关注你的,我关注我的。”

扶苏问:“你不担心蒙恬失败吗?”

小寒说:“那怎么会?三十万大军,比草原上的蚂蚱都多,一人咬一口也把匈奴人吃了。”

扶苏摇头:“你说的好似有道理,但匈奴人很凶残的,从小就会杀生了。”

小寒也摇头:“可是大秦军也不弱呀,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骑兵多凶猛啊!”

“话是这么说,对手不一样啊!”扶苏叹了口气。“哎,小寒,你对这场战争这么有信心,怎么对我的未来这么没信心,我还不如这三十万军士让你信得过吗?”

小寒沉默了一下,说:“公子想多了!你问这天下人,天上有什么?海里有什么?山那边有什么?天下人会有上千种说法。其中会有人说的非常肯定,包括我们在咸阳见到的那些通神的人。

可是,事实是这样吧?只有你亲眼见到的事实会回答你。或许就是你亲眼所见的东西,上天也在嘲笑你,因为你所见的并非全部。”

扶苏问:“你到底要说什么?”

小寒说:“我要说的是,人们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说得非常肯定,但对于自己身边的事情人们就会很不确定。因为了解,所以担心,因为不了解,所以信心十足。”

扶苏点点头,好像有道理的。

“小寒你别数了,我们回去吧。回头有人报告给蒙恬,说不定蒙恬会以为我们来盘他的帐。生了嫌隙就不好了。”

小寒一想,也是。就说:“好吧。你看,对于身边的事情你也不能把握。”

扶苏苦笑,真的是不能把握,越想越有那么多把握不住的东西。

蒙恬找的通译来了。一个叫友直,一个叫友谅,是兄弟俩。他们俩是住在肤施城里的居民。友直胆大直爽,友谅细致灵活。这是简单交流之后,他们给人的印象。两人皆通文墨,据说他们的父亲在此地是做大啬夫的。

来了秦朝这么久,小寒也知道了秦朝有很多的啬夫,除了综合岗位上的如县长的大啬夫,也有专业色彩比较明显的,如田啬夫,掌管全县的耕地和农事;有司空啬夫,负责全县的土木工程和刑徒;有亭啬夫,主管全县有关亭的事务;又有仓啬夫、库啬夫、发弩啬夫等。

在这个时代,他们这样的“官二代”才有上学室受教育的机会,像大枣那样的人是没有的。

不过,他们这“官二代”和扶苏这样的“官二代”就没法比了。

两人在扶苏面前甚是恭谨,连带着对小寒也很客气。他们也努力说雅言,但这时候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雅言这种普通话并没有普及开。为了沟通顺畅,扶苏让他们每天过来,和自己一起活动,相处久了会渐渐明白对方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

两人对小寒讲的方言很感兴趣,觉得腔调怪怪的,但小寒说话态度平和文雅,让他们觉得这大概是哪个地方来的好出身的美人,倒不敢说她的话很土。

木木要出去买羊,扶苏说过的话是一定要兑现的。现在大营里人不多,拿回来在伙房做影响也有限,在外面烧烤就更有滋味。

说起买羊,友直就说,我带你们去吧,附近的地方我都熟悉。

扶苏一想,就站起身来。他也不想去训练了,与其没事干担心前线的战况,还不如找点事干干。出去和边民接触一下,就当体察民情。

小寒对这事儿最热心。她心里老惦记着找煤矿的事,不出去到哪里找呢?以她和扶苏的关系,让上百个人撒开了找也可以,问题是没目标地瞎摸瞎撞,这也太搞笑了。皇子也丢不起这个人呀!

几个人一同从大营出来,护卫只带了彭彭和丁满。那友直和友谅也骑着马,晚上他们还要回到肤施城去。

友直说,附近住的人都不能称之这边民,而他们才是真正的边民。小时候他们并不在这里住,而是住在更靠北的乌加河一带。那时候认识几个匈奴人的孩子,一起抓过羊,也一起打过兔子。后来匈奴人南下了,他们一家也南迁。偶尔会遇到匈奴人来找医生的,他们也去帮忙,断断续续的,语言的练习就没扔下。

说起匈奴人,吃过苦头的边民恨得牙根痒痒,他们也一样。可是回忆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小伙伴,也是很有意思的。有时候不能想像他们长大会拿着刀冲进来抢东西,而被抢的那户人家就是自己。

友直一边说还一边感叹,友谅打断他,说长大了就不要想着小时候的事情,如果他们拿着刀过来,我们一样要拿起刀来还击,你不仁我也不能以仁义待之,对待匈奴人千万不能手软、不能抱以幻想。

扶苏点点头,友谅说的对。这次和他们谈判只是暂时的需要,防备之心是永远都不能放下的。

小寒也点头。这友直友谅兄弟俩倒是有意思,一个重感情有些优柔,心里有什么就说出来。一个懂得看形势,知道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那个谁还要有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