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道家门徒>第一零五章:天下之道,唯利一物!

略一了解话题后,老教授也是兴致大发,插了进来。

说白了,指点江山、挥斥方猷,激昂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乃是男人天性,无关职业地位。比如王平就有位卖的道友,明明都混得比狗还惨了,约都签不了,喝着自来水,啃着白馒头,也要到处发帖,大放厥词。王平也劝过几次——但没办法,那货就好这口!

此人与本书无关,闲话少扯。老教授未论先赞,笑道:“王大师此计果然高妙,神棍输出,乱敌信仰,真是神来之笔!”

话说演戏要演全套,高晓燕本就不以为然,暗刀已下,反正无事,乘此机会难得,就驳斥两句。

“郑老此言,我不敢苟同。还是那句话,王大师计虽深远,但到底不合时宜,怕是难以落实!”

老教授呵呵一笑:“小高你没找准重点,王大师此计之要,全在一个乱字…”

话说此老知识渊博,那也是一把扯淡的好手,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大有上知天,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舌秒诸葛亮,齿灭刘伯温的架势。

高晓燕这正经八百的水木大高材生,都不大跟得上他的节奏。“哦?”了一声,讶道:“郑老何处此言,不都是一个意思么?”

老教授呵呵一笑:“非也,此乱非彼乱。此言让王大师解答!”

高晓燕还是有些疑惑,转头看向上司。若是以前的王试百户,也不能完全理会老教授的意思,好在这货现在也算个“得道高人”,今非昔比,倒也勉强能做个捧哏。

“郑老果然睿智,在下佩服!”,捧了一句后,呵呵一笑:“小高,我问你,是众志成城的敌对势力强大,还是一盘散沙的势力强大?”

所谓想鼓不用重锤擂,高晓燕一怔,随即就想通关节,眼睛一亮:“王大师你其实并不在乎此计是否奏效,管杀不管埋,只要输出就好了?”

“呵呵!”,王大师笑而不语,瞄了下属一眼,颇有点你总算还有些抢救价值的意思!

这表情很是欠揍,高晓燕恨得牙痒痒的,却也生出些佩服和忌惮。

老教授一拍巴掌:“对了,就是管杀不管埋,只管点火,不管其他!”

随即呵呵一笑,细说关节:“势力党派者,同利益目标团结之人事集团也。西方人,其实只信仰茫林和拳头,并不信奉上帝。都是一边****放火一边烧香的角色。宗教皈依,对西人而言,不过求心安之垃圾桶罢了。咱东方人则不然,凡事都喜欢和形而上学扯上关系…”

高晓燕点点头:“说白了,就是西人重实利,东人则想名利兼得,面子里子都要,既想当表子,又要立牌坊!”

此言甚是诛心,一竿子干翻半个星球!

王试百户就有些哭笑不得,瞪了这妞一眼:“你这话说得?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所谓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炬,年轻人觉得这话刺耳,老教授却是无妨,呵呵一笑:“此言虽诛心,但还真掐中了东人的死穴。当浮一大白!”

起身从壁柜里拽出一瓶红酒,打开倒上,举杯一比,笑道:“朋友谈闲,也云遮雾绕的就没意思了,再说了,老头子早已赋闲,也不怕人****!”

你不怕俺们怕啊——王平暗自苦笑一声,瞪了下属一眼,无奈只得举杯迎合。高晓燕也意识道孟浪了,心虚的举起酒杯!

老教授开了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后,续道:“虽说东人想名利兼得,行事难免就瞻前顾后,不如西人**利,但也是两者历史、渊源,化所定,基因里就注定了的东西,无法避免!这又回到了王大师乱计之妙的主题。”

您老总算是绕回来了——王平也松了口气,呵呵一笑:“不错,东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化博大精深,西人则浅薄爆发。说白了,就如同老牌落魄贵族和当红炸子鸡土豪爆发户之间的关系!”

高晓燕是真明白了,也接过话题,说道:“确实,所谓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知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巧不禁,则民乃**;不璋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知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高翻译真是渊博,老朽佩服!”,赞了一句后,笑道:“不错,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同理,历史悠,则教隆。说白了,咱们华夏人**格早已爆表,早就过了死要钱的阶段。不客气的说,早在三皇五帝阶段,咱们就过了民族扩张期,以后,都是守成而已。以后改朝换代,都没超出《东周列国志》的范畴!”

王平起身为老教授斟了一杯酒,正色道:“不错,其实华夏自春秋战国后,就一直没多大进步,三千年,都是一个社会形态,重复着一部《春秋》的历史。直到近代,适逢五千年未有之大变,方才被迫张腿向前迈进一步!”

高晓燕再不想话题跑偏,意图控制节奏,就接过话头:“确实!所以咱们是成也博大精深,败也博大精深。历史太悠久了,几乎所有人类行为方式,所有学术思想,都能在华夏找到范本和源头。西人则


状态提示:第一零五章:天下之道,唯利一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