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已经把做成方案上报到省里了么?省里是什么态度?”姜天明问道。
“省里的情况和市里的一样,对这个方案基本都是都统一的。就是对于这些企业到底是不是需要迁到开发区重建有不同的意见,对于自行车厂的态度也是如此。”李兴邦解释道。
“哦,有什么不同意见?”姜天明现在已经被任命自行车厂长了,自然很关心省里市里对这个方案的态度。
“一些领导是被你们这些国企大厂的职工堵门给赌怕了,他们的意见是,干脆让你们这些国企破产,用买地的钱补发工资并买断工人们的工龄,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李兴邦解释道。
“让我们这些厂全部破产?”姜天明听到这里,很是不能接受。
“对,他们担心这些国企迁到开发区后,依然会长期亏损,到时候这些国企工人恐怕一样会堵门。所以他们就想,干脆让这些国企破产,然后把工人的工龄买断,这样以后这些工人就和政府没啥关系了,一劳永逸把这些包袱都甩掉了。”李兴邦说道这里也是苦笑。
“可是被买断的工人的就业依然是个问题啊,现在很多国企这样臃肿不堪,不就是因为80年代国家强制国企过度招工,来解决当时知青返城造成就业问题,而造成的后果吗?”姜天明显然对这些人有些不满。
“买断后的工人毕竟可以拿到一些现金的,还是能解决不少工人眼下的实际问题的,而就业问题跟政府的关系就不像现在这么直接了。”李兴邦解释道。
“其实只要官员们不要没事来国企打牙祭,进行各种摊派;而国企领导不谋私利,全心全意的去谋发展,国企还是大有可为的。”姜天明对国企还是非常看好的。
“你说的没错,不过赞同破产的意见上了上风,我看还是针对具体企业具体来分析更为妥当。”李兴邦心里也在纠结,但是他还是不希望这些国企都破产。
“李伯伯,其实我觉得应该把工人们都买断。”姜晨一直在听,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让国企都破产?”姜天明对小晨的话有点不满。
“当然不是,我是想说,把工人们都买断之后,再进行国企改革。买断工人们后,国企再进行改革就是轻装上阵了,包袱也轻了,这样改革后的国企就完全可以全部推行合同制了。”姜晨解释了自己的想法。
“小晨说的听着好像有道理。”李兴邦并没有像姜天明那样激动,而是在脑中开始思考。
“你说的的确是个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就像我们自行车厂,买地的钱差不多有4个多亿,除去外债和补发工资后,应该有3个亿左右,这个钱也差不多正好可以把全厂一万余人的工龄都买断。而重新建厂,引入技术和生产线的等资金就完全没有着落了。”姜天明现在是厂长,自然从自行车厂方面考虑的比较多。
“我的想法是可以进行股份改造,然后如果可以通过工人集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就让集资的工人占用一定的股份,如果可以找来资金进行投资,也可以给投资者股份。”姜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晨这个方法不错,可行性很大。”李兴邦表达了赞同。
“说起来很理想,但是工人们两年多都没发过全额工资了,工人们拿到买断的钱估计大部分不会拿出来集资的。”姜天明显然更了解工人们的心态。
“那就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另外新厂建在技术开发区,可以给新厂一些优惠政策,可以让开发区免征前几年的地租等。”李兴邦想到了配套措施。
“也只能这样了。”姜天明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让自行车厂重新焕发青春,但是他更想厂里的职工们被买断拿到钱。
“老姜啊,关于你们自行车的招商引资的事情,就落在你这个新厂长的身上了,要是最后没法搞定资金问题的话,那自行车厂就只能破产倒闭喽。”李兴邦不动声色已经开始激发姜天明这个新厂长的斗志了。
“我当然会努力的,不过也要市里招商引资的时候能优先考虑我们厂啊。”姜天明说道。
“老伙计,我们一起努力。”李兴邦有些激动的说道。
“一起努力。”姜天明也比较激动。
李兴邦又呆了一会,就离开了。
姜晨让他父亲姜天明重新躺下,然后就陪着父亲聊天,没多久回家做午饭的姜晨他母亲就回来了,他们一家三口就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了午饭。
姜晨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妈妈做得菜时候,突然他的手机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