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六百六十一章·海外来敌”

与心作斗争是很难的,因为每一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曾经被他们绞尽脑汁选出来的大军统帅巴莱纳斯狠狠地坑了一把,而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数万不列颠蛮族精锐大军尽丧和不列颠蛮族一大半的舰船也都没有了;失去了这一切以后,恼羞成怒的不列颠蛮族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报复呢?

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一年不行就两年,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来恢复他们自身的实力;原本内部争斗激烈的不列颠蛮族四大部落也在这六年中摒弃所有的前嫌,一起携手合作发展,为了报复背叛他们的巴莱纳斯,他们也是竭尽所能了。

六年的时间里,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重新组织了一支六万人规模的精锐联军,战船和运输船的数量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期;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以后,强大的不列颠蛮族大军再次出发了。

这次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可没有再找什么大家都认可的人做大军统帅,六万不列颠蛮族联军直接就设置了四位统帅,由四大部落的首领之子分别担任;如此一来的话,也算是彻底杜绝了巴莱纳斯事件的重复,要知道这可是一支专门用于报复巴莱纳斯的军队。

不列颠蛮族的联军经过十余日的航行以后,其规模庞大的舰队就抵达了比利时港口的外海;卡拉贝斯的麾下也有一支规模还算是可以的舰队,其舰队主力就是当年俘虏的巴莱纳斯麾下舰船。

当不列颠蛮族的舰队靠近比利时港口的外海以后,卡拉贝斯麾下的巡逻舰队就立即发现了有来自于不列颠蛮族的大规模舰队来袭;面对这么庞大的敌我不明的舰队,卡拉贝斯麾下的巡逻舰队直接就调头返回港口了,而不列颠蛮族的战舰则是异常凶猛的加速冲了上来。

孤悬海外的不列颠蛮族可不知道背叛他们的巴莱纳斯早就已经在数年前就兵败身死了,他们更不知道现在统治高卢大地和比利时地区的是尤利乌斯帝国的卡拉贝斯总督;在他们发现比利时外海的巡逻舰队使用的正是不列颠蛮族的战船以后,他们的大脑立即就热血上涌了。

在这些不列颠蛮族的将士们看来,这支使用不列颠蛮族战船的巡逻舰队肯定就是巴莱纳斯的舰队;这个可耻的叛徒竟然用四大部落的军队和战船在大陆上过着悠闲的生活,这简直就是让四位年轻的统帅要气的爆炸的事情,他们当即就命令己方舰队的战船全部出击,摧毁敌方战船!

一道错误的命令总是能够开始一场错误的战争,到底谁才会变成这场战争的受害者,那就只能靠实力和结果去说话了;卡拉贝斯麾下的巡逻舰队在发现这支敌我不明的舰队竟然派出大量战船追击自己,他们立即就明白了这支远道而来的舰队绝对是敌非友。

巡逻舰队的战船从慢悠悠的游弋到全速后撤是需要时间的,不列颠蛮族舰队的战船却是一直保持着非常快的航行速度;巡逻舰队的四艘战船最终还是有两艘因为航速过慢而被追上来的不列颠蛮族战船当场击沉,另外两艘则是侥幸逃回了比利时港口。

回到港口以后,这两艘战船的船长也是不敢耽搁,赶紧找到正在港口的舰队司令官并将不列颠蛮族来袭的情况告诉了他;卡拉贝斯麾下的这名舰队司令官立即就命令比利时港口的所有战船和运输船往西部的阿莫里卡港口转移,他本人则是快马加鞭往比利时地区的首府萨马罗布里瓦而去了。

此时卡拉贝斯麾下驻守在萨马罗布里瓦的军队正是亚兰的第九军团和拉西尼的第十军团,这两个军团也是卡拉贝斯在统一高卢大地时新组建的两个军团;两位军团长也都是其他高卢蛮族愿意向卡拉贝斯投诚的部落首领,他们的军团在战斗力方面也算是中规中矩。

卡拉贝斯之所以将两个军团的兵力留守在萨马罗布里瓦,就是为了预防不列颠蛮族有可能的进攻;当年巴莱纳斯及其麾下的不列颠蛮族大军不就是来自于海外的不列颠蛮族吗?既然不列颠蛮族对进军大陆有野心,他们又怎么可能甘愿失败呢,再次进攻只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有人千日做贼而不会有人千日防贼的,亚兰和拉西尼的军团在刚刚抵达比利时地区的时候还算是勤勉;但是,随着承平的日子过得久了,亚兰和拉西尼自然也就松懈了下来了,他们也开始过上了一种歌舞升平的生活。

事实上,这个时候卡拉贝斯麾下的大军确实已经过了太久和平的日子了,松懈下来的将军也不止只有亚兰和拉西尼两位而已;即便是在卡拉贝斯眼皮子底下的布里戈和格雷斯等人,也都将自己的主要心思放到了自己部落和其他事情上,而忽略了他们麾下军团的事务。

当舰队司令官快马加鞭赶到萨马罗布里瓦的时候,亚兰的第九军团和拉西尼的第十军团倒是还在萨马罗布里瓦城外的军营内驻扎着,但是两位军团长却是跑到一处养马场比赛骑兵去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舰队司令官除了干着急之外又能怎么样呢,他可没有权力调动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的将士们;为了让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做好战斗的准备,舰队司令官只得在将敌军来袭的情况告诉两个军团在军营内的大队长们以后,继续前往养马场寻找两位军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一章·海外来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