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三百五十五章·围城之战”

一个人受尊重的程度取决于他的钱财的多少。

——玉外纳(古罗马讽刺诗人)

在尤利乌斯家族的舰队赶到以后,马赛城最后的海上通道也算是彻底被封锁了;这也就意味着马赛城完全被卡拉贝斯包围了,且马赛城内的十数万人口也失去了最后的食物来源。处于四面包围的情况并不算是最危急的,比之更加火烧眉毛的是马赛城内已经没有粮食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也不可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坚持三天;即便是他们可以坚持的住没有食物的三天,三天之后,这支军队也将失去所有的战斗力,沦为敌人待宰的羔羊。这些深奥的道理马赛部落的掌权者们并一定可以理解,但粮食的重要性却是他们懂得的。

虽然此时的马赛城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剩下的粮食也足够让守城军队半饥半饱的坚持半个月;但是,这样的坚持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因为马赛城内除了这些最后的粮食以外,就再也没有可供马赛平民们食用的食物了。

难道还能以整个马赛部落所有人的性命,来换取守城军队半个月的坚持吗?这样的换取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失去了马赛部落,守城军队守的难道只是一座空空如也、死尸遍地的马赛城吗?更为关键的是,守军将士们会无动于衷的看着自己的家人、乡亲饿死家中吗?

马赛首领和四位长老之前所有的商议,和向其他高卢部落派出求援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马赛部落可以在马赛城内坚持下去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来说,他们在商议防守求援策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次陆上而来的敌人,竟然还会使用舰队从海上封锁马赛城!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完全陷入包围的马赛城已经失去了抵抗下去的资格了;现在,马赛部落除了放低抵抗投降以外,就只剩下主动出击这条道路了。只有打破敌人的封锁,马赛部落才可以解决目前的危机,获得最为珍贵的食物来生存下去。

可是,主动出击又谈何容易呢?且不提卡拉贝斯麾下的那数千骑兵,就是卡拉贝斯的步兵部队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远胜于马赛部落的军队啊;处于这样的绝对劣势之下,马赛部落的军队想要通过主动出击来争取最后的生存希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当然,再艰难的选择也是需要最后作出决定的;否则,每多拖延一天,马赛城内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就会增加一点。马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坚持要等待其他部落的援军,而赞成者则是对马赛部落能否坚持到援军的到来持质疑态度。

双方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白白浪费时间;就在这些上位者争论不休的时候,马赛城的守军中也开始出现动乱了。动乱的起因自然还是紧缺的粮食问题引起的,但却不是军队的供粮出了问题,而是城内的普遍缺粮影响到了军队。

马赛部落此时还剩下的军队中,不是曾经处于马赛军队最底层的高卢步兵,就是新近招募的军队;其家人的地位在马赛部落中都是不高的,或者说压根就是最下层的阶级。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是最早受到饥饿威胁,并在缺粮中出现最大伤亡的马赛部落阶层。

如果说,那些年事已高的马赛人,为了部落的生存而死亡,是所有人都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的话;那么,少年和孩童以及妇女因为饥饿而死,可就是他们的家人所无法接受的了。尤其是那些守城的将士们,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家人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他们的内心是极为愤慨的。

在他们看来,他们是部落危难时刻站出来为了部落的生死存亡而与强敌搏杀的勇士;但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却因为最无奈的饥饿而倒在了自己的身后,这是所有守城的将士们都无法接受的现实,也是动摇他们军心的关键所在。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愿意站在城墙上随时准备为部落而死,并不是他们多么在乎马赛部落的荣耀,也不是他们多么忠于那些部落的掌权者们;而是,他们的家人在他们的身后,他们要为了自己的家人与敌人誓死搏杀。如果失去了这个信念,谁还愿意坚持下去呢?

所以,当城内严重的饥荒问题再也无法隐瞒的时候,当守城的将士们得知自己的家人饿死家中的时候,他们愤怒了;他们愤怒的需要一个答案,需要知道部落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需要知道自己站在城墙上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包围那些少数的部落贵族们吗?

在生死存亡面前,所有人类都会放弃曾经恪守的规则和秩序;所谓的贵族与平民,也将失去两者之间的阶层界限。不满的守城将士们最终还是将自己的怒火发泄了出来,他们不仅将军队中的贵族全部抓捕了起来,甚至还组织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包围了部落首领的府邸!

面对气势汹汹的守军将士们,马赛部落的掌权者们只得一边好言安抚他们,另一边将全部的军粮拿出来分发给早已经断粮数日的百姓们;这样一来,军队动乱的危机是暂时解决了,但原本可供三万余军队消耗的粮食,在一天之内就全部消耗殆尽了!

马赛城内的动静自然是不可能瞒得过一直紧密观察其情况的卡拉贝斯了;不过,卡拉贝斯可不打算趁虚而入的进攻马赛城。在卡拉贝斯看来,马赛城内虽然已经开始因为缺粮问题而发生动乱了,但绝对还没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五章·围城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