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三百五十二章·渡河追击”

裁决总宣布乌鸦无罪,却判鸽子有罪。

——玉外纳(古罗马讽刺诗人)

这场激烈的战斗,从一开始卡拉贝斯就只投入了相当小的一部分兵力;即使是其麾下的八千多步兵和六千骑兵,他也只是投入了纯粹的步兵部队而已。就算再加上格雷斯的部队,卡拉贝斯投入的全部兵力也才是一万步兵和两千七百余战獒罢了。

与之相反的是,马赛大军大战伊始就投入了高达一万五千以上的步兵部队,再加上后来增援上来的精锐武士,马赛大军的直接投入兵力已经超过一万六千!不过,这也意味着马赛大军的后续部队已经所剩无几了;除了象征意义的一万后备军以外,也仅剩下其首领直接控制的两千骑兵了。

经过这半个小时的惨烈厮杀以后,卡拉贝斯麾下的步兵军队根本没有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唯一让人感到惋惜的可能就是两千七百只战獒的全部牺牲了。但马赛大军的一万六千军队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在森林猎手的箭雨和战獒的双重攻击下,已然付出了伤亡将近过半的代价了!

卡拉贝斯相信,如果不是马赛大军徳伊鲁教团之前搞得那一套特殊仪式,眼前的马赛大军肯定早就已经崩溃了;一支军队能够在伤亡自身百分之三十的情况下坚持作战,绝对就属于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军队了,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意外。

什么是特殊情况呢?比如眼下的马赛大军就属于特殊情况,他们在一种特殊的宗教仪式下保持自身的顽强战斗力,已经不属于普通军队的范畴了。另外比较普遍的情况则是两个死敌民族之间的战争,最典型的莫过于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之间的战争了。

汉尼拔已经率领自己的军队与罗马共和国的大军数次交锋了,每一次双方都是你死我活的进行着极其惨烈的战争;虽然每次都是以罗马共和国军队失败而告终,但每次罗马的军队也都几乎是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才失败的,也算是虽败犹荣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卡拉贝斯还是对马赛部落的徳伊鲁教团充满好奇的;卡拉贝斯甚至已经产生了自己组建一支这样的部队的想法,要知道这样一直部队对于己方大军的战斗力提升简直太恐怖了,在战场上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同凡响的!

当然,这些都只不过是卡拉贝斯的个人臆想罢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两军之间的生死战斗;原本马赛部落大军的战斗力就不如卡拉贝斯麾下的精锐部队,经过了前面两轮的受挫以后,卡拉贝斯的精锐步兵更是在战场上完全压制了这些武器简陋、配合不足的马赛大军。

直到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的战斗号角吹响以后,整个战场的局势已经成为定局了,就连对岸的马赛大军诸位统帅也在这一阵激昂的号角声中博然色变!可惜,这一切却都难以挽回战斗的局势了;匆匆赶来的两个军团直接就从两翼投入了战斗,将马赛大军从三面包围起来!

此时,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和格雷斯的步兵部队加起来还有大约八千左右的兵力,从两翼围上来的两个军团也各有七千规模的大军;而三面受围的马赛大军则只剩下不到九千的兵力了。而且,马赛大军的战斗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卡拉贝斯麾下的所有军队,将士也都相当疲惫了。

在陷入敌军的三面包围以后,傻子都可以看出来马赛大军已经胜利无望了;就连马赛大军的首领和长老们也都没有派出任何的援军来支援这些还残存的马赛军队。不过,卡拉贝斯麾下的将士们可不会就此手下留情,要知道敌人的头颅可是自己的军功!

这样的不对称战斗仅仅是持续了十分钟以后,马赛大军的将士们就彻底崩溃了;除了已经陷入与敌人焦灼战斗的马赛将士以外,剩下的马赛将士们则是肝胆俱裂的往后方逃跑了。罗讷河上的木桥算不上狭窄,但也容乃不了数千马赛将士们争先恐后的拥挤逃窜啊!

无数马赛大军的将士在木桥上被自己的战友挤入水中,甚至被践踏而死;但谁也来不及顾忌他人的死活,只能尽可能的加紧逃跑,以挽救自己的生命。可是,这样真的能够挽救他们的生命吗?事实上,马赛大军的首领和长老们还是希望可以借此挽救这些人的生命的。

毕竟眼前的这些将士已经是马赛部落最后的战士了,一旦失去了他们,马赛部落也就失去了自己可以抗争下去的最后资本了;即便是他们选择了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但那也是悲哀的无奈之举。敌人的战力强大和规模庞大,已然让战斗无法持续下去了;不选择逃跑的话,也就只能送死了。

为了接应这些溃逃而回的马赛将士们,马赛部落的首领亲自命令自己麾下的两千骑兵列阵于东岸距离木桥五百米处,以应对卡拉贝斯大军的追击;另外剩下的那一万后备军,也在数百名没有过河的徳伊鲁教团战士们的仪式下开始备战了。

在马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看来,即便是用手中全部的一万后备军来换取五千人的前线战斗溃兵也都是值得的;毕竟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此役战败以后,马赛部落的马赛城就会面临敌人的攻击;到时候五千经验丰富的老兵可比一万新招募的新兵强大太多了。

可惜,战局的发展远没有马赛首领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发现了马赛大军的溃败以后,卡拉贝斯立即命令伊丹率领他早已准备就绪的骑兵部队从左右两翼对溃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二章·渡河追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