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大半年的时间,皇帝的怒气也消了不少。本来太子杀死一个世子,也够不着死罪。只是皇帝想起他前头的作为可气,加上这件事情,就动了废他之意、如今封了二皇子做太子,这个废太子又不是平常的罪人,若不将其处死或是囚着,国无宁日。
同时二皇子和大公主一直不停地用各种方式给理昭基求情。特别是寿昌公主理令婉。理令婉比理昭基还年长两岁,为皇帝和皇后的长女。起先因头胎生了个女儿,并不受父母重视,后来连着两个弟弟出生,倒显得这个女儿金贵了。寿昌公主长得花容月貌,温婉如水、典雅如玉。嫁给了开国八大功臣之一,辅国公程为善长孙程轩,程轩原本是郎官,后为郎中令。
公主婚后孕有一子,八个月大时,竟流产了,后因身体虚弱,再无所出。
母亲死之后,她对两个弟弟倾注了满腔的爱,可是两个兄弟却是貌合神离,她一直致力于弥补两个人的感情,但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年纪越长,两个人对立得越厉害,让她很是自责,觉得有愧于母亲临终的嘱托,不配做这个姐姐。这回又出了这惊天动地的事,皇帝要太子的命,这可是让她慌了神。
待皇帝心情稍平复之后,就进宫一直跪求皇帝,皇帝冲了她发了多次火,没有想到这个平时看着懦弱的女儿这次却十分强硬。只是磕头求着,更是长跪殿外不起。皇帝叫人把她架走,她又回来跪着。后来竟对她父皇说:“要是把二弟处死了,还不如把他们姐弟三人一起处死了,三个人谁也不独活,一起去见地下的母后。”
皇帝饶过太子一命之后,又听说要将太子囚禁起来,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也是下定决心,定要将太子救出。只是这次她并未十分强硬,只是勤于进宫服侍父亲,并不提放出太子之事。
她发现父皇年纪渐长,更是爱回忆过去,更是思念母后,她心底便是有了筹码,时常和父皇回忆年幼之事,回忆母后在时的天伦之乐。偶尔提带一下太子,并不刻意。理昭恒也是很配合姐姐。这理昭恒虽说不想居于理昭基之下,这回更是得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是心底对理昭基还是存有兄弟之情,也是想着能将他放出来,给他一官半职,就算是最好的结局,自己也不至于觉得对不起他。
(二)
中秋节前几日,公主得了皇帝的允许去牢中探望理昭基,便隔了几日未进宫请安。来时眼圈通红,皇帝问她怎了,她却说没事,坐了一会就眼泪往下掉,皇帝有些不耐烦,说道:“你若是没事,就回去好生歇着吧,别总是悲悲戚戚的,伤身。”
“我只是……前几日看了二弟之后,想起他的惨处,真正可怜。回去着实伤心了好几天,怕父皇怪罪,一直不敢来,这回来了,还是忍不住要说。”这是半年来,寿昌公主第一次在皇帝面前提起理昭基被关之事。
“他惨什么,留着小命已经是万幸了,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唉,原本是一个万人之上、意气风发的太子,长得又高大挺拔,半年未见,竟成了个老头。见着我呆了半日才哭出声。只问我身体怎么样,好不好。末了又问父皇身体怎样。却未提起自己受了怎样的苦。”
“这个孽子,可是问朕还没死?”
“他只提醒我说,父皇有腿疾,受不住冻,天转凉,父皇又爱夜间穿着单衣练剑,让人看着别着凉了。”公主说着,眼泪更是流得厉害,梗咽着说:“我跟他说,你若是认了错,就给父皇带个信,说你错了,自当改了。父皇仁慈,念着父子之情,也就给你放了。可是他竟说这辈子活着是见不着父皇了,在牢中这几月只是想着这么些年,竟然没有念想着父皇对他含辛茹苦的培养,最后还犯下大错,自己一死是无所畏惧,只是想着毁了父皇的一番心血,负了父皇的一番期望,竟是自己死了也无法弥补的……”说罢又是垂泪。
皇帝呆怔了一会,转过身去。一会对公主说道:“你莫要在这里哭哭啼啼的,朕处理国事已经很累了。你早些回去吧。旁的你也不用再想了。”
(三)
这年的中秋节仿佛没有往年热闹,皇帝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出席家宴。新太子理昭桓在皇帝寝宫紫华宫内候着见皇帝。皇帝宣他进来,皇帝正坐在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只说身子无碍,只是近日有些乏了,让他们自去热闹。
理昭恒狠了狠心说道:“中秋团圆之夜,比往年少了一人,也没什么可过的,徒然见景生情,坏了兴致,儿臣让他们散了去。”
“你和你皇姐存了什么心思,朕也明白。可怜你皇姐身子差,也是频频进宫请安,小心伺候,只为能替你大哥说句话。朕虽不让你提,但是你还是时常让朕饶过你大哥。其实,朕也何尝是那铁石心肠的人。自你们母后薨了,昭基就在朕身旁长着。原先是多么聪明懂事的一个孩子,只是近几年,朕也疏忽了,竟让他成了这样,朕也对不起你们母后。知道他在牢里过得日子不好受,但是朕废了他的太子,还能放了他不成。”说罢,长叹一声,闭着眼睛往后仰靠着:“你们不忍心,朕何尝忍心。”
理昭桓心里颇为震动。他的父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么多年,虽为父子,但是从未听父皇用这种口气同他说出这样无奈的话,还是心底真实的想法,脆弱的想法。
他本不是一个恶人,也像臣子们歌颂的,是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