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土豪>第三十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

保安团所在的城外驻扎地,此时已经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而更多的人正在陆续的赶来。

尽管魏有才、卢明杰以及尚泽谦等人早已接到来自李承的命令,并安排了士兵做好接受青年报名参军的审核准备。

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料到,来参军的人数竟然如此恐怖。原本派出一个连队负责征兵工作,但是由于人数逐渐增多,这一百人渐渐的显得吃力起来,魏有才不得已又派了三个连队负责增援他们。

仅半天不到,四个连队已经招募了四万多,将近五万人入伍。同时也淘汰了约一万多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年龄超过了李承的要求。

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是,许多曾经追随万历皇帝,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的老古董们,也纷纷挥舞着拳头,嚷嚷着要参军,要去杀鞑子。别看这几十号人年纪都在五十多岁,但是闹起来也不容小觑,一度令征兵工作中断。最后还是魏有才派人请示了李承之后,李承决定在军中设立一个特别教导队,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负责教授那些新招募的,还有那些未见过血的军人,如何才能在战场上单兵对阵鞑子时有效的杀伤敌人。

李承正是考虑到鞑子在野外中无论是骑兵冲锋还是单兵体能以及格斗方面的优势,才下此决定。大规模的集团军以及小股的斥候战,都会出现单兵对战的局面,如何快速、有效的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是重中之重。战场局势转瞬即逝,稍微一松懈,便有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面对汉人羸弱的体质,李承除了每日让他们补充丰富的营养,大强度的训练之外,放出了第三招,格斗技巧。

一段小插曲过后,征兵现场又恢复了之前紧张、火热的场面。军营门口的士兵们按照征兵标准将人们粗略的审查一遍之后,人们排着队伍进入军营的训练场,按照顺序,依次做完跑步、俯卧撑、深蹲、臂力、蛙跳五种测试之后,合格的士兵将直接被招募到军队,最后筛选出拥有特殊技能的士兵,均匀的分配到四大团中。而其他未通过的报名者中如果拥有特殊技能,也将直接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加强体能训练。最后剩下的,按照个人意愿,将被招募到新组建的辎重部队,负责保障军队后勤。

而李承也趁着这次大征兵,将陆军的构成、军人的薪水、伤亡抚恤标准等一系列之前粗略决定的方面重新规划了一遍。新的军队将被命名为“虎贲军”。虎贲一词李承的解释是取自汉武帝麾下那支骁勇善战,充满了血性的“虎贲军”。寓意是要让大家铭记汉人王朝在历次抵抗外族入侵的过程中,不畏生死,骁勇善战,人民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历史。并期望在将来抵抗任何敢于侵犯大明国土的国家时,不忘前人的英勇,奋力杀敌,保卫国家。

在李承的规划中,虎贲军下设六大作战团,一个情报处,一个参谋处。每个作战团满编制为两万人。其中一万人为全部装备新式火枪的火枪部队,五千名装备战马、战刀与短柄火枪的骑兵,四千名装备浮山所铸造的野战炮的炮兵以及一千名全副武装的辎重兵。六大团的团长分别为军队最高指挥官李承所兼任的一团团长,二团团长为魏有才,三团是卢明杰,四团是尚泽谦,五团是之前在攻打胡大海时一把飞刀要了一名小喽啰性命的冯顺义。六团团长是个新面孔,此人名叫牛达。一次军中内部实战演练中,因为武艺高超,无人能近的了身前,而且身高近六尺,将近一米九,浑身长满了疙瘩肉,被李承看中,再后来因为其为人豪爽,而且刻苦训练,由军中士兵共同推举出来,出任六团的团长。此人一身火爆脾气无人敢惹,除了李承的话,牛达平时谁的话都不听,也颇令李承头痛。

情报处则是由白莲教的分坛坛主秦红岚出任处长,由她带领其手下负责情报工作,并帮助李承培训军中精锐士兵。参谋处的组成人员则是由军队的决策层以及部分上过战场的老兵出任,由李承担任处长。主要职责有两个,一是根据战时不断变化的情报以及战场局势给作战部队出谋划策。二是在和平时期通过情报的收集和分析,探查出可能出现的对大明的不利因素或威胁来确定将来的战争趋势。

这些规划,或者说是想法,李承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剩下的工作便是如何将它们熟练的运转工作,并相互间完美的配合起来。

这需要时间的打磨,并在不断的战斗中吸取经验,然后才能完善起来。

…………

…………

下午,李承带领着远道而来的方筠与马尔斯等人一起来到了军营中。

军营正中矗立着一根笔直的旗杆,上方依旧飘扬着代表了保安团的钢刀火枪旗。

而李承此行,是带着仲孙凝亲手缝制的虎贲军军旗,替换下原先的旗帜,并永久保存下来。

征兵工作还未结束,李承也没有着急举行换旗仪式,而是带着众人在军营里参观了起来。

这座新军营在浮山城第二次扩建时被选择建立在海边,紧邻码头。由于修建了平整的水泥路,所以从军营到城内,如果急行军仅需盏茶功夫便到。不将军营安置在城内,李承是有过考虑的。第一,城区人多眼杂,容易被各方势力安插进来,不利于保密。第二,当初军队人数很少,如果放置在城内,一旦被敌人使用人海战术围困,自己的士兵就算是刀枪不入,也守不住这座城。不如放置在城外,一旦有突发情况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