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漫步歌神路>第二百一十三章 演讲

第二百一十三章演讲

礼堂里的延州人民很淳朴,田振说要热烈的掌声,他们就真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震得人耳背。

毕文谦对着辫子姑娘笑了笑,俯身在她耳边轻轻说:“没错,我是今天才到这儿的。”

说完,便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舞台,停在了田振身旁,接过话筒,首先朝观众们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毕文谦。”

却是又一轮风暴般的掌声,不仅有很多人站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女孩子的尖叫声夹杂其中!

毕文谦有些发懵,这……简直是脑残粉的表现啊!

可刚才那个辫子姑娘不都没认出自己吗?

这样的画风,让毕文谦不禁凌乱了。他偏头看向田振,眼含疑问。田振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你先下去吧,既然我当中说这些,那就让他们录音吧!”

良久之后,掌声才渐渐平息下去。微微摇头,把疑问压在心底,毕文谦继续说话了。

“延州的乡亲们,大家好,我是毕文谦。今天刚到延州,本来打算的是和我们公司的歌手们一起开个小会,交流探讨一下这些日子下基层演出的心得感想。结果,好像某人在转达的时候出了偏差,让演出团以为我是想对整个演出团,以及延州的相亲们说一点儿什么。我说我一个公司经理,有什么资格对整个演出团指手划脚呢?不过既然已经这样了,那我也不矫情,就以文华公司经理的身份,说一说我建议这次下基层演出的初衷好了。”

“虽然不太确定,但既然大家给予了我那么多掌声,说明大家应该是认识我的。可我这还是第一次到延州——想想,最大的可能,大家是通过青歌赛知道我的吧?我呢,在青歌赛上的确取得了一点儿成绩,并且,因为这个曲录的磁带在全国卖了不少,因此有了一些收入。凭着这些收入,我决定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开了一家合营的唱片公司,希望为我热爱的这个行业做一点儿什么,探索一条路子。这一次演出团里的几个歌手,艾静、苏虹、李灵玉、张静林、田振,都是我们文华公司的签约歌手。”

“文华公司坐落在京城,因为那里的物质条件比较好,文化条件、工业条件,都有一定规模。无论是音乐教育,还是歌曲录制,磁带生产,都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从一个公司的角度考虑,定位在京城,是很务实的选择。”

“唱片公司是流行音乐这个行业的一部分,而流行音乐是面对全国人民的。歌曲的录制可以当仁不让的选择在京城。可是,歌曲的创作呢?总不能永远躲在大城市里吧?我们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乡镇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是现状,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质变的现状。我们流行音乐的从业者,无论是写歌的人,还是唱歌的人,都需要去了解全国普通人的真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反映********生活的歌曲,才能唱出反应********情感的歌声。”

“如果贪图安逸而永远生活在大城市里,一辈子所见所闻的都是市井生活,那样的从业者,即使再有才华,也不过是用一辈子画出一幅《清明上河图》而已。一个从业者如此,不能说他不对,甚至,真能达到《清明上河图》的水平的话,那已经是足够青史留名的骄傲了。可是,如果一个行业都是如此,那么这个行业就脱离了大部分群众,也就必然一步步走向死亡。”

“那是一个可怕的结果,我绝不能眼看它渐渐成为现实。所以,我提出了这个下基层的计划,让歌手们从城市里走出去,到祖国河山的方方面面去走一遭,感受一下国家不同地区的真实生活。”

“都说新中国把鬼变成了人,在古代,我们这些艺术表演者,被视为下九流的勾当,张口就是戏子无情,闭口来句婊·子无义,连还嘴的余地都没有。而新中国之后,我们有了人民艺术家的说法和称号,什么叫人民艺术家?顾名思义,可以分成三段来理解:人民,艺术,家。脱离了人民,就会不接地气,偏离了艺术,就会流于庸俗,自然,也就不可能登堂入室,被称为‘家’了。”

“探索艺术的道路,谁也说不准,那不仅需要扎实的教育培养打下基础,更需要环境的激荡才能产生灵感,这是不可能主观强求的。我们能够自律的,只能是也必然是始终站在人民之中。脱离了人民,我们这些从业者,最终只会是一天天又从人变成鬼,重复古代的老路,沦为玩物,在达官贵人面前摇尾乞怜。”

“诚然,作为一个唱片公司的经理,我知道也必须知道怎样才能够赚更多的钱。我虽然是今天才到延州,但我晚上第一次吃的玉米碜,是这里的乡亲们平日里习惯的饮食,实话实说,很难吃,如果按我所去过的鱼米之乡的日常饮食来比较,说是难以下咽也不夸张。我甚至听说,在现在的陕甘宁边区,下馆子吃一份五毛钱的炒肉片,寻常人家都是看月咬牙才能下决心的。这里,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并且愿意买6块多钱一盘的磁带,如果只从赚钱的角度出发,这里根本没有必要来了。”

“但是,公司还是让歌手们来了。艾静、苏虹、李灵玉、张静林,还有刚才站在我身边的田振,为什么要你们来到这个因为缺水而如此贫困的地方演出,为什么要你们跟乡亲们同吃同住?你们现在,听好了,记住了——”

“不是要你们向什么人挣什么表现,也不是要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三章 演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