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北雄>第1823章期待

李破心情愉快的离开了李府。

说起来长安书院的弊桉让他恼火的很,一个原因是长安书院是他亲手建起来的,着眼于长远,并觊觎厚望。

盖文达之流竟然将长安书院当做了邀取名望,联结党羽的地方,让他错愕之余,也是怒从心起。

另外就是天下刚刚安定下来才几年?竟是桉情频发,件件几乎都与科举应试有关,呈现出前赴后继之势。

李破不知道这是改革所必经的阶段,还是隋末战乱的余波在作祟,或者固有的观念依旧在顽强的抵抗着。

尤其让李破奇怪的是,从隋末战乱中走出来的骄兵悍将们还没闹出什么幺蛾子,文人们却施展起了花样百出的手段?

元贞三年第一次科举京试,就闹出了南北之争,起因正是长安书院开办的文会,因此长安书院换了一任祭酒。

盖文达却又是如此这般,把自己都弄进大理寺了,让李破非常之震惊。

所以下手追查之后,盖文达不管在大理寺堂上怎么辩解,他都觉得此人欺世盗名,可恶之极,已经存了下重手整治一番的决心。

可今日李纲的一番话,却是让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就像萧禹说的那样,人无完人,谁身上没点毛病?他不知道,这是萧时文抖了个机灵,把温彦博的话拿了出来。

只是当时萧禹已摆明了立场,李破没太听得进去,和李纲谈过之后,回想起来,便又觉得萧时文所言也颇有道理。

那么多的人,不能一概而论,若是把问题扩大到了对整个读书人的群体的攻击,绝对是不可取的。

看来还得是老办法,找几个罪证确凿的出来,先把鸡杀了,看看情况再说。

而且是时候该见一见马周了,他的上疏引出了桉情,算是有功,而且他的上疏言之有物,如果他表现的真那么有章法,办学的事情倒是可以交在他的手上。

…………

李破一路上想着事情,心不在焉往丈母娘府上行去。

快到地方的时候他才想起来,李靖已经回来了,他来这里吃鸡还是给自己找罪受,出来一趟,跟人谈论了几番政事,那和在太极殿中又有何区别?

想了想,心中不由一动,便命人再去知会一下李府,自己有事就不过去了。

此时李靖夫妇已是得了消息,正准备出迎,皇帝却是不来了。

李靖心里犯了滴咕,陈氏就在旁边埋怨丈夫,说自从丈夫回到家中,皇帝女婿都不愿登门了。

李靖刚受了尚书左仆射之职,如今门庭若市,来道贺的人一茬接着一茬。

本来趁着皇帝到来的机会,他还想着解释一下,他这人吃了许多亏,就比别人要谨小慎微,这会想起的是历史上的那些功臣典故。

琢磨着这是皇帝在借此隐晦的说些什么吗?嗯,过两天还是得入宫去见见女儿……

…………

实际上他是该操心的时候没心没肺,不该操心的时候瞎操心。

李破就是有点疲了,不想再跟老丈夫人说许多废话,想找个清静点的地方休息一下脑子。

不用问了,哪里还有比情(和谐)人家里更为温暖之处?

所以李破转身带着人直奔楚国夫人府。

张亮看着这走的方向,适时辞去。

李破摆了摆手,让他自去,只是现在心境和之前不一样了,最后便还是叮嘱道:“长孙顺德是朝中重臣,查的时候莫要动静太大。

而且和他交往的人也不能一概而论,你要有分寸,不是查实之事,不要来朕面前陈说。”

张亮眨巴着眼睛有点不明所以,这才多大点的工夫,您主意就变了?这也变得太快了些,让俺怎么放心去做事?

于是他也不忙走了,试探的低声问道:“陛下是说……”

李破也觉着有点不合适,便多说了两句,“朕让你去查长孙顺德,是因为已有端倪,却不是让你罗织罪名去了,懂朕的意思吗?”

张亮不太懂,却感觉到了棘手,“陛下是说若无实证,只是风闻的话,就不必上报吗?”

李破看着张亮,真想踹这厮一脚,和那些心有七窍的人比起来,张亮明显过于愚钝,能走到现在,也就是忠心可嘉一项可堪称道。

只要他亲口吩咐的事情,就没有张亮不敢做的,对朝中政局什么的,却都不很敏感。

“长孙顺德还能给你留下实证?朕是说……你们军情府要心里有点底,别把太多人圈进来,长安书院的事情已经弄的朕很是烦心。

你要是敢再给朕添堵,朕就让你一家老小再回去耕田种地。”

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张亮一下明白了过来,讪讪的捶了捶胸膛道:“陛下放心,臣好不容易才爬上了三品,是断不可能回去种地的。”

李破知道他是故意的,张亮这人很爱学习,而且心态和那些出身不高的人一样,最怕旁人瞧不起他,所以平日里官威摆的很足,说话也变得文绉绉了起来。

如果他露出了粗俗的一面,那只能说明他是刻意如此。

不过李破还是被他逗的一笑,挥了挥手让他赶紧滚蛋,张亮在马上躬身,带着从人落荒而逃。

行不太远,张亮脸上露出了些笑意,他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却知道只要跟紧在皇帝陛下的身后,他张亮就谁也不怕。

长孙顺德?那是什么玩意?当年大家在魏公手下的时候,没少杀了这些作威作福的世家子。

长孙顺德就算个头大些,又能如何?


状态提示:第1823章期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