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门外。左仆射裴寂、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等上百位朝廷大臣,在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的率领下分成两列,排列整齐,安静的等待着一位大人物的出现。
一名军士骑着黄鬃马,身背小旗,飞快的来到了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近前,下马行礼道:“太子、秦王殿下,齐王殿下已离长安城不足两里。一炷香后,齐王殿下必然到达长安。”
太子建成挥挥手道:“孤知道了,继续打探。”
“是。”军士跨上了马,又飞快的离去了。
听到齐王元吉马上就要到京城了,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身后的朝廷大臣们议论了起来。
“齐王殿下回来了,这下热闹了。”
“陛下最信任,最有才华的三个儿子都在长安聚齐了。”
“都是窦皇后所出,三位嫡子啊。”
“也不知道齐王殿下会如何选择,是做为单独的一方势力存在?还是支持太子?或是支持秦王啊?”
“齐王殿下回来了,而且是携大败贼首鲁王徐圆朗的大胜之功回来的。齐王殿下在军中可是拥有自己的一方势力的,庐江王、幽州大都督李瑗(yuan)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车骑将军谢叔方,协助左、右金吾卫大将军,镇守长安,更有万夫不挡之勇,忠勇异常。这么大的一方势力,齐王殿下会如何选择呢?”
“如何选择?就看太子和秦王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了?太子和秦王也不能忽视齐王的势力啊?”
“长安要热闹了,可是却越来越不好呆了,这个权力漩涡会越来越大的啊。”
“是啊,确实如此。”
一炷香后,一支威武齐整的队伍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打头的是一位二十岁出头的英俊少年,他骑着一匹高大的五花马,一身青色锦织箭袍,外面披着一袭貂皮斗篷,腰里悬挂着镶金缀玉的弓壶和箭囊,手持长槊,身背长弓,威武非凡。他的眉宇间流溢着一股傲岸之气,显示出他不是一位寻常的人物。
少年看到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后,就下马,走了过来,对太子、秦王李世民行礼道:“弟弟元吉拜见太子哥哥、秦王哥哥。”
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连忙热情的扶起少年道:“元吉免礼。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
齐王元吉看着热情的太子和秦王,微微一笑。
太子建成笑道:“弟弟如今大败逆贼徐圆朗,仅率区区三万人马就敢追着十万人马的徐圆朗,一路砍杀,实在是骁勇啊。父皇命孤和秦王率领着长安四品以上官员迎接,可见对弟弟,父皇是很重视的。如今长安不平静,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肆意妄为,不知弟弟回京后,有何打算啊?”
说着,太子眼含不善的瞪向了秦王李世民,秦王李世民也面带不悦的回瞪了太子建成。
齐王元吉看着不对付的太子和秦王,笑着说道:“太子哥哥,秦王哥哥,我常年领兵在外,不在帝都久矣。帝都形势,如今一无所知,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啊?”
原本打起精神、认真倾听的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听到齐王元吉如此说,都不由得感到失望,又同时松了一口气。
太子建成热情的对齐王元吉说道:“弟弟,此次回京,父皇肯定会予以重赏的。弟弟可在京中,了解形势,我相信弟弟肯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在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的迎接下,齐王元吉进入了皇宫,见到了大唐天子——李渊。
为了表彰齐王元吉的功劳,皇帝李渊册封齐王元吉为大唐三公之一的正一品司徒,加赐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乐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授予上柱国、左卫大将军的官职。齐王元吉正式做为一方势力,进入了大唐朝堂。
深夜,齐王元吉的府邸,雄伟壮观,极尽奢华。
一位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在齐王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齐王的书房。
一身大红色一品亲王服的齐王元吉正孤独的站在书房窗户的旁边,眼望着窗外。
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对着齐王元吉躬身一礼道:“老臣拜见齐王殿下。”
齐王元吉头也没回,缓缓的问道:“你来了。五年前,你告诉我,春秋时,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让我离开长安,发展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羽翼,也同时给太子和秦王提供足够的争斗空间。如今,我羽翼已成,太子和秦王也如你所料,势如水火。如今,我该怎么做?你说说吧,封相。”
身穿黑色斗篷的人,摘掉了斗篷,露出了相貌,赫然是大唐密国公、右仆射封德彝。
封德彝分析道:“殿下的位置实在是尴尬,论正统,上面有太子和秦王两位,论能力,则略逊于秦王。如今,太子和秦王相争,殿下的机会就来了。老臣有上、下两策可供殿下选用。上策:保持独立,坐山观虎斗,待太子和秦王决出胜负后,再投靠获胜的一方。新主即位,必然会对拥有实力的殿下,予以重用的;下策:选太子或秦王一方势力,予以支持,先除去一方,再除去联合的另一方。上策稳,下策险。选用下策,如若不慎,很可能会满盘皆输的,望殿下决之。”
齐王元吉扭转了头,面目狰狞的说道:“五年了,五年了啊。你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过的吗?天天和那些大兵们一起待在那肮脏不堪的军帐里,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委屈自己、拼死建功就是为了做一位太平王爷吗?不,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