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挽明>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部队
中禁律念了一遍,然后把禁律讲解给新兵听,让他们明白军中的规矩,最后杨鹤要求新兵必须把十七条禁律背下来,并且要求新兵每日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诵一遍军中禁律。

军纪,对新兵杨鹤的要求跟原来的边军完全不同,杨鹤要打造一支铁血部队,而一支铁血部队没有军纪肯定是不行的。

训话结束,赵梁松便开始念诵禁律,让新兵们跟着背诵。

这些新兵大多不识字,让他们背诵禁律实在有些难为他们了,不过杨鹤告诉这些新兵,如果背不下来,马上就卷铺盖卷滚蛋,有这样一道命令,新兵们自然打起精神,用心记忆。

这一日,新兵们就在背诵禁律中度过。天色将黑时,杨鹤命赵梁松抽查了一下,还不错,抽查的几个人都背诵下来了。

把军纪灌输给新兵以后,杨鹤便开始让那些教官训练新兵队列。

实际上明朝的军队也有队列训练,而且由于明朝的军队步兵兵种繁杂,要求军队作战时各兵种列队有序,因此这时的队列训练比后世要严格得多。

训练队列其实就是让士兵听从命令,而对于新兵来说,训练队列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习如何听从命令。

因为这时下达命令不是用嘴吆喝,而是用各种颜色的旗子,如果士兵不会看旗语,那么他们就不明白上司让他们干什么。

训练士兵行进时,则是用一面小鼓,士兵跟着鼓点行进,跟后世教官喊得一二一道理一样,只要士兵跟着节奏走,步伐不乱,那阵型就整齐划一。

由于乡兵不准列装火器,而杨鹤自己要研制的武器连个影儿都没有,因此这些新兵现在能够使用的武器只有刀枪弓三种。

杨鹤并没有把兵种分得很细,除了刀枪可以由士兵任选,杨鹤要求所有的士兵必须学会使用弓箭。

其实这三种武器当中弓箭是最难练的,一名弓兵从初学到熟练使用弓箭并且能够连续射箭,至少要两年时间。

因为射箭不仅要有膂力,还要有准确性,最关键的是要稳。

杨鹤要求所有的士兵必须学会射箭,其目的是为了以后使用火枪做准备。

使用火枪对膂力要求不高,但准确性和稳定性都跟弓手一样。有了射箭的底子,这些士兵以后使用火枪就能很快上手。

当杨鹤带着新兵开始训练之时,辽东巡按御史刘启来到抚宁县。

得知刘启到来,杨鹤抽暇跟刘启见了一面,并为刘启引见了张凤奇,然后杨鹤请刘启给徐光启写了封信,便即告辞。

对杨鹤的稳重刘启和张凤奇均是大为赞赏。

表面上看杨鹤是中间人,刘启和张凤奇会面杨鹤应该在场,但杨鹤是武人,且职务卑微,参合到其中对三人没有任何好处,这跟杨鹤单独与两人会面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单独会面刘启和张凤奇都有很好的理由,刘启是辽东巡按御史,督查辽东的军官乃是刘启的本职,张凤奇是抚宁县知县,是杨鹤这个团练总兵的正管。

但是三个人会面谈什么?谈军务?乡兵跟边军完全是两回事,根本没什么可谈的。谈政务?政务关杨鹤什么事?大明什么时候轮到武人对政务指手画脚了?

因此三人会面,除了能给政敌提供攻讦的借口,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刘启和张凤奇见面谈什么,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杨鹤完全没有必要留下。

杨鹤拿了刘启和张凤奇的书信以后,跟手下的士兵交代了一下训练事宜,便即赶往通州。

通州位于京城东南五十余里,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在通州,因此通州对于京城来说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可以说是京城的东大门。

抚宁县距通州四百余里,杨鹤用了两天时间才到达通州。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部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