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复金华以来,陈文始终住在军营之中,并没有在城内修建Щ但是收服衢州府城之后,随着占领区的急剧扩张,老营的职权过多且不利于陈文统筹全局,于是便在金华府城里通过将一座归公的大宅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完成了临海伯府的修建。
这一座临海伯府占地规模远超府衙的府邸,由一道厚度高墙围起,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角楼树立于内,整个府邸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府邸而是一座小型的堡垒一般。这样的堡垒修建在府城之内,自然并非只是陈文居住的地方,整个府邸只有一小片区域属于陈文——一个小院,一栋三层的小楼以及一个小花园,其他的地方则多是房舍、库房,甚至还有一座小型的兵营,用以给驻守这座堡垒的部队居住。
这座府邸自修建之初起功能就早已决定,除了地盘以及军事规模的扩大,老营已经不足以做为浙江明军的指挥中心以外,同时也为了防止再度出现类似于曹从龙之流的人物,陈文在经过了连番的会议后,对浙江明军以及官府的进行了一次重组,建立起了以临海伯府为主体的浙江明军体系。而那些房舍和仓库,则全部属于那些新近成立的部门。
根据陈文和孙钰以及部分文物官员的商议结果,临海伯府以下分为民政和军务两个部分。
民政方面,陈文做为武将是不方便直接管理的,只得由孙钰负责的府衙、县衙的行政体系和韩启正负责的各级提刑衙门相结合,继续以行政和司法分离的方式来限制文官的权利。
军务方面,设有从属于临海伯府的军令、参谋、监军、军需、军法、军工、卫所等七个司以及直接向陈文负责的军情司。军令司负责兵符的保管、发放以及军事命令的下达;参谋司负责对情报的分析、地图沙盘的制作以及军队作战部署计划的设计;卫所负责管理金华、衢州和处州三卫的事务;军情司顾名思义,而军需、军法、军工这三个司则是直接从金华镇的三司升级而来。
除此之外,监军司成立的同时,陈文也从日渐扩张起来的华夏复兴会中挑选了部分军官做为监军官,他们的职权则是在于负责保障和维护军心、激励军队的士气以及配合军法官保证军队的归属权。只不过,即便是只能覆盖到军镇、战兵的营一级的监军官,事实上现在大多也远还没有上任,因为除了部分经过陈文亲自考核的以外,其他的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进修。
如此一来,军令、参谋二司负责协助陈文指挥战兵营和各地驻军作战,监军、军法二司负责保障军令的执行以及军队的归属权,而军工、军需和卫所这三个司则是从军需武备的生产、储存以及管理属于军队和现役士卒的田土上来加强军队的保障。
这些部门有一些原本是从属于金华镇,而卫所司的前身金华卫则是平行于金华镇而从属于陈文的部门。
这些部门建立后,金华镇与新成立的衢州、处州两个军镇则直属于陈文的临海伯府,军镇负责指挥的军队包括各地的驻军,以及受命接受镇总兵官指挥的战兵营。各战兵营内的各部们受临海伯府下设的各司领导,如营军需官受军需司管理、营监军官则受监军司管理,各地驻军亦是如此。
军队被完整的融于浙江明军的体系之内,任何一个军官想要把军队拉走都会受到不同部门的军官们牵制,以致胎死腹中。
从制度上,而非简单的针对他个人的忠诚上面消弭掉叛乱的可能,只有防止祸起萧墙才能心无旁骛的应对外来的威胁,这是陈文吸取了曹从龙之乱的教训后借着地盘的急剧扩大而进行的体制改革。
这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威胁到了监军文官的地位,而他们也是陈文利用制度来防备的对象。王翊殉国、王江被俘、曹从龙被软禁的今天,陈文自觉得永历朝廷肯定是会派出监军文官的。毕竟这支军队不像是大顺军、大西军或是福建明军那样的前流寇和前海盗的,浙江明军的前身是文官一手建立起来,浙江明军的统帅陈文最初也是监军文官的部将出身,换一个监军文官来施加影响乃是最为正常的事情。
新的监军官按照陈文的预计,应该是随着永历朝廷的宣诏使者一同抵达。可是现在,事情却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大帅,朝廷那边已经接受了鲁王殿下的效忠,宣诏使者眼下已经进入金华府的境内,不出意外的话后天就会抵达府城。”
出现在陈文眼前的那个风尘仆仆的身影便是他此前的亲兵队长张俊,张俊在向鲁监国朝廷送交了奏折后,就在陈文和郑成功二人的心照不宣下暂时留在了福建。而这一次,也是由他负责引领宣诏使者穿越清军占领区回到金华府。
距离他出发的那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光,浙江明军天翻地覆的发展着实让他为之一振。只不过,刚刚回来,他却没时间去恭喜陈文,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他此行的关键所在。
商议过后,陈文对这支宣诏使者的队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张俊也从中套出了一些存在利用价值的内容。
到了后天,宣诏使者果然如期赶到了,而陈文,亦是率领浙江明军文武置香案、拜倒于前,聆听圣训。
“制曰:克叙彝伦,首重君臣之义,有功世道,在严夷夏之防;盖天地之常经,实邦家之良翰。
尔临海伯陈文忠猷恺掣,壮略沉雄。方两浙之飞尘,痛金衢之鸣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