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战星内部有着众多的生产线、众多的高精尖生产设备,同时也有着大量的各种可样的科技资料,能够进行大量的原材料、元器件、重要设备的加工和生产。
虽然限于内部空间有限的缘故,钢铁战星内部集成的众多生产设备仅仅只是上古科技文明的全部生产体系的一小部分,远不足以生产上古文明的全部科学产品,但是至少用于维持钢铁战星自身需求的绝大多数设备和零部件,钢铁战星都是可以自行生产的。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必要设备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所以钢铁战星才能够抗衡时间的侵蚀,几百万年时间之中通过对大量零部件的不断维护保养乃至于更新换代,始终维持着自身最基础的性能和实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球舰队的高层都相信,继续对之前的进攻目标进行深挖的话,即便破坏了钢铁战星的某些重要设备、线路等,钢铁战星也有着很大可能,能够将受损部分的设施进行修复,这样一来旧有目标的攻击价值自然就降低了太多。
可修复的目标,对于钢铁战星而言,无非是消耗一些时间、能量和材料罢了,迟早都能够重新修复回来,对其进行攻击的意义不大。
超光速炮这个目标则不然,地球文明非常确信,钢铁战星一旦损失了就是真的补不回来了,因为想要生产超光速炮,相关的生产线的规模、配套工厂的数量等等,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目,地球文明之中仅仅是用来生产超光速炮的几个最核心的设备元器件,相关的材料处理、加工生产的配套厂房,就足足填满了一个恒星系的空间。
上古文明就算是科技发达,超光速炮的生产流程得到简化,甚至最大程度的小型化,那也依旧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生产体系,需要挤占大量的空间进行安置,钢铁战星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承担的。
所以,与其选择一个可能并不重要的攻击目标,地球舰队更加倾向于摧毁这些不可复制的超光速炮设施。
明确了新的作战目标之后,地球舰队迅速地放开了手脚,针对钢铁战星之前若干个攻击波次之中暴露出来的超光速炮目标,在舰炮充能完毕之后,第一时间发动了还击。
地球舰队的超光速炮虽然没有钢铁战星的充能速度快、攻击力度大、防御力强,但是地球舰队也有着自身的优势,至少地球舰队一个攻击波次能够发动的攻击规模更大,而且钢铁战星的超光速炮的位置相对固定,地球舰队可谓是一打一个准。
如果钢铁战星的超光速炮,没有在攻击完成之后第一时间收缩进地下防御堡垒之中的话,等到双方的攻击抵达目标区域之后,到底哪方能够取得更大的优势,现在都还是很难说的事情。至少地球舰队认为,己方损失比例较小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还要更大一点,毕竟地球舰队的机动性太强了,钢铁战星想要完成远程狙击,其难度之大是近乎于无法想象的。
地球舰队唯一担心的是,如果钢铁战星的超光速炮在完成攻击之后都统统充当缩头乌龟的话,那么地球舰队可就要坐蜡了,战局将会重回到最初的原点,明面上钢铁战星近乎于全不设防,可以任由地球舰队肆意攻击,但问题是这种钢铁战星表面所有重要目标设施全部收缩进合金甲板地下的做法,只会让地球舰队处于老鼠拉龟全无下手之处的窘境。
钢铁战星那厚达二十公里的最外层合金装甲层,地球舰队得消耗多少火力弹药才能够破防啊?
好在就在地球舰队进行舰炮充能的过程中,一个零星的发现让地球舰队放下了钢铁战星会彻底充当缩头乌龟的担心。
一些之前的攻击波次之中露过头的超光速炮,在钢铁战星进行其他轮次的齐射攻击的时候,也偶尔参与到了攻击之中,虽然这种多次参与攻击的超光速炮的数量并不多,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十门之多,但至少这说明了钢铁战星并没有在一lún_gōng击完成之后,就将所有的超光速炮都收进了地下掩体堡垒之中,这就给地球舰队的攻击留下了一线能够有所收获的可能。
不过钢铁战星选择这样做,倒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并不是钢铁战星不愿意在所有超光速炮进行攻击之后,将这些超光速炮统统收缩回地下堡垒之中,实在是那样太浪费资源,情况也并不许可。
对于每一个完成攻击的超光速炮,钢铁战星都会在之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保护,派遣大量的亚光速飞船形成立体环绕的肉盾防护罩,以保护这些超光速炮的安全。
事实上这些超光速炮在完成一次攻击之后,地球舰队都是竭尽所能得将其在第一时间收缩回地下掩体堡垒之中的,再使用大量的亚光速飞船做肉盾掩体,这无疑是看似多余的举动。
但对于钢铁战星而言,这绝不是多此一举的无谓举动。
要知道,钢铁战星上装载的超光速炮,那都是块头巨大的大型超光速攻击武器,为了保证攻击的有效性和杀伤力,这些超光速炮的块头一个个都跟座小山似的,远不像地球舰队的舰炮那么小巧。
这就导致了这些超光速炮在进行收缩和舒展的时候,速度都相对较慢,一套超光速炮想要从战斗形态转入到掩体隐藏形态,少说也要折腾个十来分钟,而且这时候的下降深度还相当的有限,即便是进入到掩体内部,头顶上的合金甲板厚度也不过只有一百来米,这在正常情况下来说已经完全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