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圣上,通直郎、直内史省虞世基虞大人,吏部侍郎、右光禄大夫裴世矩裴大人,太仆少卿宇文化及宇文大人,南阳驸马宇文士及,内史令、国舅萧琮,司徒杨素杨大人,靠山王杨林等众文武大臣在殿外求见圣驾!”
皇帝被刺,大兴城内一时间谣言四起,文武百官和万国使节云集大兴宫前承天门,希望了解杨广的情况,却被禁军挡在宫外。众人无奈,只得推举出当今朝廷中几个德高望重的人进宫去探探风。于是,以杨林,杨素为首的几个隋廷重量级人物便一起出现在了两仪殿外。
“宣!”,对于这几号人物,杨广还是不会怠慢的,忙搁下这边的来护儿,向内侍命道。
不多时,从殿外并排进来两队人,一队身着武将朝服,为首者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双目如电,威风凛凛,此人正是罗士信半推半就下认的那个干爹――靠山王杨林。另一队身穿文官朝服,为首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高贵男子,儒雅风度,气质不凡。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了吧.”
在这群人中,靠山王是杨广的皇叔,不必行叩拜之礼,其他人却是需要叩拜的,不过也杨广虚拦了下来。要知道,此刻站在殿上的人基本上代表了隋廷中央的各个利益团体,无一不是巨头级的人物。杨林自不必说,辈分比皇帝还要高上一级,其他几人也都是绝对实力派,跺一脚大兴都得颤三颤的大人物。
比如杨素,这老头子除了比靠山王少个皇叔的头衔,其他的比杨林一点儿都不差。要知道,杨林虽然挂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号,但实际能调得动的军队也就大隋总兵力的半数左右,而且这里面只有一部分才是杨林的嫡系亲信,其他都是“朝廷”的军队,只听令于朝廷任命的“大元帅”。而杨林调不动的那部分军队里面,就有杨素的人马,想当年大隋的统一战争,杨素与杨广一样为行军元帅,再加上之后大隋数场对外战争他也都有参与,因此杨素一门在军中培植了不少的亲信。后来的帝位之争中,杨素力挺晋王杨广,据说还与杨广合谋干掉了杨坚,所以炀帝登基后对杨素恩**有加,权势富贵更胜于前。不过这个老东西人却不怎么地,被誉为古代十大奸相之一,杨广上台后清洗朝中老臣,这杨素在其中就起了很不好的作用,杀高颖他有份儿,害伍建章他也有份儿,这阵子又与杨林较上劲儿。
宇文化及、宇文士及那就不用说了,全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皇室,宇文世家可以说是整个大隋王朝最有权势的家族了,当然了,这倒不是因为这宇文兄弟的官位有多大,一个太仆少卿宇,一个南阳驸马。重要的是这个家族背后所代表的力量――鲜卑。杨坚取代北周,恢复了汉人的江山,但历经两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时间,鲜卑人已经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不论是被汉化的还是不肯被汉化的,鲜卑裔在大隋王朝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即便是在中央统治层,鲜卑裔也不在少数,其中的代表家族,就是这宇文世家。
宇文是个鲜卑姓氏,前周王室就姓宇文,虽然宇文化及兄弟与前周皇室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自从杨坚取了鲜卑人的江山以后,宇文世家就俨然成了鲜卑人心中的领袖,不仅要代表后鲜卑时代鲜卑人的利益,也代表了鲜卑族的荣耀。而且与其他鲜卑裔不同的是,宇文家族得到了隋炀帝近乎盲目的**信,一个原因是杨广和宇文化及实在是“谈得来”――风花雪月,吟诗淫人。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缘自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兄弟两人的老子――许国公,宇文述。
客观的说,宇文述在隋廷的影响力,比之靠山王杨林还要强上许多,杨广能够当上皇帝,如果算作十分功劳,宇文述一人就要占去六分,他为杨广的登基铺平了几乎括杨素对杨广的支持,也是宇文述在暗中使的力,当年宇文述曾对杨广说:“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于大王。然废立者,国家之大事,处人父子骨肉之间,诚非易谋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杨素耳。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由此可见,杨广的上位,实则乃是宇文述一手策划并实施。所以杨广对宇文一家也**信到了极点,金银财宝什么的赏了无数不说,大女儿也给了宇文士及,杨广登基后,封宇文述为冯国公,凭着隋炀帝的**信,再加上原来宇文述也是大隋军中的实力派人物,时至今日,宇文述已经成为整个大隋王朝除了杨广之外,权力最大的人物了。
虞世基,裴世矩和萧琮三人虽然不掌兵,但也都是不可小视的人物。虞世基是隋廷文官的领袖,博学高才,深谋远虑,深得隋炀帝的起重,让他执掌朝政,专典机密。不过虞世基的性情却很懦弱,喜愠不形于色,只要杨广一瞪眼睛,他就不敢再直谏,比如第二次东征高句丽,虞世基看出此事万不可为,向炀帝劝谏了几次,后来被杨广一吓,就再不敢再废话了,就为这事儿,老虞还被天下人狠狠鄙视了一把。不过虞世基的人还算不错,后来宇文化及江都兵变,老虞也身死殉帝了。
而裴世矩则负责大隋与外国的交流沟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无关痛痒的职位,东夷七邦,南蛮四族,西域二十三国,北狄六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