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一百五十三章 火炮封锁带

吕宋北部的这几个部落的联军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才将自己部落的大军都汇聚到了一起,因为联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任何一个部落都不可能单独供应得起联军的粮食物资的消耗,所以联军的所有物资都是各个部落自己从部落里面带过来的,而且也不是统一调配,基本都是各顾各的,各用各的。

大军又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才来到了卡加延河的出海口的中华帝国军队的大营外面,阿瓦干和土瓦纳两人走在大军的最前面,他们看着眼前的这一处大营,感到十分的怪异,以前他们跟西班牙人作战的时候,西班牙人会排成整齐的队列,将士兵们都拉出营地之外来迎战他们,怎么这里的敌人却都躲在了营地里面,外面都没有整齐的队列,甚至连士兵都看不到几个。

也难怪他们会感到十分的奇怪了,因为中华帝国的军队这个时候已经引入了后世的壕沟战了,士兵们在平地上挖了许多条长长的壕沟,大部分的士兵都躲在里面,而且因为敌人的人数实在是太多,所以项玉又让人在大军的前面挖了很多的陷阱和堑壕,通过人为的在平地上制造出障碍来迟滞和阻挠土著人的推进。

这些东西土瓦纳和阿瓦干两个人并不知道,而且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处于中华帝国的火炮的攻击范围之内了,只是因为他们太过于接近森林,加上项玉不想打草惊蛇,所以并没有让炮兵马上对他们进行攻击。

阿瓦干和土瓦纳两人对视一眼,立刻下令大军开始组建阵型,这个时候的天色还比较早,他们打算立即就投入战斗,因为从眼前的形势来看,这里的敌人似乎是对于自己这边的袭击毫无防备,连军队都来不及拉出营地组建阵型呢,既然他们有实力击败纳齐布的大军,那么实力应该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更要趁此良机对他们发动进攻。

联军九万多人组成了三个巨大的方阵,每个方阵基本上都有三万多名士兵组成,阿瓦干和土瓦纳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预备部队,他们完全就是打算对中华帝国的军队发动致命一击,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

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的这种做法正是项玉最为想要的,因为这种传统的步兵方阵不仅移动速度缓慢,而且人员密度大,加之战场的宽度有限,士兵们一拥而上之后很容易在战场上拥挤成团,这对于中华帝国这边的火炮也好,步枪也好,都是绝佳的射击环境,可以用最少的消耗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打击。

联军的三个方阵组建完了之后,两人没有丝毫的耽搁,立马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近十万名部落的士兵们高声呐喊着向中华帝国的军队阵地冲了过来。

项玉选择的这处驻扎点在地势上面有两个有点,西面靠着卡加延河,北面挨着大海,因此实际上只有两个防向可能面对敌人的进攻,这个时候部落的大军从正南方进攻,三个方阵在冲锋的过程之中分自然的就渐渐的分开,中间的三万人想要直接扑向中华帝国军队的防线上去,右侧的军队想要迂回到帝国军队的左侧来进攻,左侧的军队则想要从帝国军队阵地的西边发起进攻,这个想法想想就算了,因为最右边的那三万人向右前进一段距离之后就发现他们的路都被蜿蜒的卡加延河所阻拦住了,路不是没有,只是特别窄,加上都是遍布淤泥的沼泽地带,大军们基本上不能够通行的,士兵们无奈只好又调头加入到了中线的进攻当中去,这样一来中线就涌入了超过六万人的军队了,在这么狭小的地方里面,他们不仅施展不开,而且几乎是后面挤着前面,硬生生的将前面士兵的回退道路堵死了。

帝国士兵们这个时候已经全都进入了壕沟之中准备完毕,只是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多的敌人,所以很多士兵对于部落人的攻击显得十分紧张,这种情况十分的普遍,毕竟这个时候的军队当中差不多有一半的士兵都是新招募的士兵,他们之前没有作战经验,对于这种情况心里面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准备,所以难免会产生恐惧,在战场上提升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狠狠的打击敌人,让己方的士兵们看见,自己这边是占据优势的,或者是有获胜的希望的,而中华帝国这个时候手里面有什么有力的武器呢?

项玉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密密麻麻的炮口,不由得有些得意:手里面拿一些破烂玩意就敢跟我斗?人多了不起啊,人多也架不住大炮炸啊!

原来,为了备战这一次的防御战,项玉将海军战舰上面的小半的火炮都拆下来了,加上之前陆军的七十八门火炮,这个时候的军队之中的火炮总数达到了令人畏惧的三百八十八门,而这个时候的部落士兵们已近进入了炮兵们最喜欢的距离内了,项玉丝毫没有犹豫,立刻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近四百门火炮开火的场景不要说是部落的士兵了,就是中华帝国自己的士兵也是很少见到的,数百发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狠狠的砸进了部落士兵冲锋的阵型之中,一时之间大军中间硝烟四起,爆炸声响彻不断,士兵们被炸的东倒西歪,残肢断臂到处飞扬,一时之间整个冲锋的阵型从中间被切成了两半。

中华帝国的士兵们从战壕之中看到不远处的敌人被炸的尸横遍野、狼狈不堪,不由得都高呼呐喊起来,他们之前心里面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十万人又怎么样?被大炮一炸还不是要被炸飞上天,咱们这边有这么多的火炮,咱们还会怕你们这些东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三章 火炮封锁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