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900>第六百四十七节 裁军

杨潮跟史达林的和解,不止是西方人关注,中国更是惊掉了一地下巴。

连潘训对杨潮的收缩都显得无所适从。

连连叹息“壮士断腕”。

潘训自认他没有这种魄力,花了几十亿两,打了一年多,死了几十万人,最后在场面并不输给对手的情况下,割让了九成的领土,虽然杨潮口头上声称只是停战,可潘训觉得沙皇恐怕在难以收回那些土地了,除非苏俄遭遇剧变。

杨潮才不管外界如何解读他的行为,反正他现在只是一个劲的嘴硬,对外界宣称沙皇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寸土地,只是沙皇陛下不想看到太多的伤亡了。

同时展开裁军活动。

为什么要裁军?

养兵花钱是一个原因,留太多外国人在沙皇的土地上让人不安也是一个原因,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苏俄放心,放心大胆的去进行建设,增强实力对抗纳粹,杨潮真是为史达林操碎了心。

裁军可不容易,比招兵更难办。

这些人可是正经的骑士,沙皇骑士团的成员,当年招募的时候,承诺战后给他们每人一千俄亩土地的,一俄亩差不过是一公顷,15亩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沙皇过去的统治区虽然广大,也只是地理上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可是早就割让给了中国。

那么西、中西伯利亚有多大面积呢,西西伯利亚平原只有260万平方公里,中西伯利亚高原是350万平方公里,两者加起来610万平方公里,大不大,很大,比世界上九成的国家面积都大。

可是够不够,不够,因为610万平方公里,折合6亿俄亩左右。只够60万人分的啊,而且许多地方还是不可能分封给这些骑士的,比如那些油田和矿山,比如那些世代都有农户耕种的土地。还有那些战死贵族的庄园也不可能收回来,占据绝大部分的高寒地带的森林也不适合分给骑士,能分的骑士也就只有少部分平原地带的农场和牧场,耕地算下来连两千万俄亩都没有,牧场多一些也不过两三亿俄亩。这些土地加起来也不够30万人分的。

可是需要分到土地的骑士有多少呢,战死的20多万人杨潮不打算赖账,会给他们的家人保留这份权力,另外还有即将退役的70万人,近百万人需要得到土地,哪里去找?

就算没有失去领土之前,也没有足够的地方给他们,现在沙皇的领地缩水的厉害,就更不可能给他们了。就算将伊尔库茨克周边那些不合格贵族的封地都收归沙皇,可也远远不够分的。

因此可以说。杨潮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这些人土地,本来就不多的土地那是留给中国人的,废了这么大劲,不过是要削弱俄罗斯民族的人口,说白了,也只是为了自己的脸面,要是他能像史达林那样冷血,或者像阿道夫那样疯狂,搞搞屠杀什么的。就都解决了,可他做不到啊。

于是只能用这种方式,在事实上,消除俄罗斯民族在西伯利亚的构成比例。

至于失去的土地?

杨潮可不认为西西伯利亚失去了。他认为那只是借给史达林,让史达林帮他建设几年,等纳粹兵临城下的时候,他随时都会拿回来。

但不给土地,这些骑士能答应?即便他们愿意,杨潮还不愿意呢?当初为了招募士兵。他是赌上了他所有的个人名誉,他的名誉是无价的,他是世界银行业巨头,是传奇政治家,可不是史达林那些暴徒出身的家伙,他的名誉可是金子做的。

于是杨潮指挥沙皇政府,也不说不给骑士们土地,只是很抱歉的告诉他们,因为战争没有打赢,所以暂时没有土地分给他们,但是他们的骑士封号可以保留,作为补偿,如果有人愿意放弃庄园,将得到1万两的巨款,1万两现在可是相当于2.5美元呢,2万五千美元,对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不但是给退役的骑士,还给那些战死的骑士同样发下去,他们当初应募的时候,杨子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可都详细的保留着他们的信息呢,他们的名字、家庭住址、家人等等,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的家人,然后在当地政府的公证下,让他们的家人选择,是要2.5万美元呢,还是要土地,要美元马上就开支票,要土地的话,那就得必须等将来沙皇收回自己的领土之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要现金,尤其是对那些战死骑士的家属来说,西方人没有东方式的大家庭,一个年轻壮劳力的损失,往往就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对这些家属来说,选择能立刻支付的金钱,还是要一片现在得不到,将来也未必能得到的西伯利亚苦寒土地?这不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通过此事,全世界对杨潮的慷慨都充满赞誉,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2.5万美元,就是在他们国家,都能买下1千俄亩的土地了,而且是可耕种的良田,像美国这种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危机期间,2.5万美元,甚至能买下10万俄亩的一片大农场。

因此不但没人对此提出批评,相反而幸灾乐祸杨潮做了一场亏本的生意,为此他将支付将近100亿美元的现金,相当于250亿美元,得到的,却不过是伊尔库茨克周边几百公里的区域的苦寒之地。

同时也让人感慨杨潮的豪富,当之无愧世界第一富豪,但经此一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杨潮即便没有破产,也离破产不远了。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七节 裁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