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霸主>第555章:文聘人称金枪将

第555章:文聘人称金枪将

就在这危机的关头,荆州水军的中后方突然炸了窝,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还真没说错,甘宁趁机斩杀刘虎,逼退张琥,击傅僎落水,率领仅剩的一只小船杀出重围,向不远处的苏飞靠拢,李严更是强忍着痛楚,拔出了箭矢,吞下了带出的睛目,一边指挥兵卒向苏飞的主战船靠拢,一边挥刀杀敌,突破了荆州水军的合围,击杀了荆州水军将领颈良。

原来是蔡瑁刚刚从江夏调来不久的陈生、张虎二人于临阵时倒戈一击,打乱了蔡瑁刚刚形成的铁臂合围,两人为什么要倒戈一击呢?这说来就话长了,陈生、张虎二人原本是黄巾出身,后来归顺了黄祖,黄祖被许褚劝降后,这二人便不再被重用,不久前又被蔡瑁调到自己的麾下出来清剿水贼,然而就在昨晚,二人突然收到太平道教的飞火符签,此等法术只有大贤良师张角会得,一般人是无法习得的,二人这才知道大贤良师未死,而飞火符签上只写着“神君左傲冉”五个大字,二人自然是摸不着头脑,紧接着蔡瑁便到了洞庭湖,准备围剿这一带的大水贼——苏飞!

然而就在两人对峙之时,苏飞突然报出了左傲冉的名号,这二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大贤良师这是让自己帮这苏飞一臂之力啊!所以二人一直隐忍不发,直到苏飞一方即将溃败之时,这才率领自己那一点部曲倒戈一击,帮帮场子,二人这一打,倒是把甘宁和李严救了,顺带还解了苏飞之危。

文聘人称“金枪将”,使一杆混铁金枪,刘表亡,刘宗降曹操,曹操曾经三次到文聘的襄阳家中相请,这才请得文聘为自己效力,因此可见,文聘绝对不是一般人物,别看如今的文聘年纪还小,却已非池中之物!

混战之中,后方大乱,文聘不知发生何事,翻身欲跳回自己的船只,不料却误上甘宁的船只,两人大战了起来,文聘枪法了得,虽会统帅水军,却不适应船上交战,所以十分本事去了三、四层,李严上了苏飞的战船,瞧见甘宁正在和一小将交战,便欲上前助战,文聘瞧得真切,虚晃一枪却误伤甘宁的小腿,甘宁也不是吃素的,一脚将文聘踹下了船。

陈生、张虎麾下的本部兵卒本就不多,哪里能打得过蔡瑁的荆州水军,两者的差距就好似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阎锡山的杂牌晋绥军一样,实力悬殊太大,没多久陈生、张虎就顶不住了,两人同乘一船,这才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来到了苏飞战船的一侧。

五人打了个照面,根本来不及相互认识,蔡瑁和张允便指挥荆州水军杀上来了,苏飞知道主公左傲冉重视甘宁,便让甘宁和李严带着一部分人上了陈生、张虎的快船,先行向岸边划去,他自己一个人带领剩余的残部阻击蔡瑁和张允率领的荆州水军。

水战不像陆战,陆战看兵卒的奋勇,武将的勇猛,然而水战却和陆战不同,没有了战船,就没有了武器,哪怕你是再勇猛的武将,也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甘宁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逞匹夫之勇,和李严上了陈生、张虎的快船,向岸边开去,苏飞看着远去的快船,指挥者残部迎着蔡瑁率领的荆州水军迎击了上去。

“洞庭水军,进攻!”苏飞依然下达着冲锋的命令,他最终是死在冲锋的路上,在明知有去无回的情况下,仍毫无惧色,举刀高呼,这种视死如归的壮举,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必亮剑!

甘宁、李严、陈生、张虎四人带着残部刚刚上岸,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生路,而是一条更加凶险的道路,刘表麾下骁将吕公,率领韩晞、韩崇、李歷、范方四将和一千军卒,向四人杀来。

一场敌众我寡的恶战过后,四人所率兵卒仅剩三十多人,陈生左臂带伤,张虎的背后有一道两尺长的刀伤,甘宁身中八处刀伤,李严身中两箭,其余兵卒尽皆带伤,四人一刻不敢停留,因为骁将吕公在身后马不停蹄的追赶,只要再让吕公赶上,他们这些伤兵是必死无疑!

但天不从人愿之事,十之八九,他们竟然跑转了向,跑到了黄忠和刘表从子刘磐共守的长沙攸县,刘磐是什么人?笔者不清楚,但是大将应该知道黄忠吧?那可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官至后将军、关内侯啊!甘宁碰到了他,哪还有好果子吃啊!

混战中,甘宁身受多伤,最后被黄忠一刀砍成重伤,幸得李严拼死救回,这才没丢了性命,但也出了半条命,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黄忠只是出来打猎,只带了一些家丁,初一交战便全死光了,所以黄忠也没敢追击甘宁等人,只是付出了甘宁重伤,李严身中黄忠一箭和八名兵卒的性命后,逃出了黄忠百步之外。

俗话说得好,祸不单行啊!就在众人以为大难不死之时,在义阳地界却又碰到了一伙义勇军(民兵),为首的首领叫魏和,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笔者要是提到了他的儿子,大家百分之一百的熟悉,那就是蜀汉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凉州刺史、汉中太守、前军师,脑后生反骨的争议性人物——魏延!

魏延的武艺很不一般啊!他老爹的武艺就更不一般了,先不说魏和的武艺到底如何,就他麾下的兵卒就有八百多,李严哪敢和人家交战,背着重伤的甘宁就跑,因为距离较远,魏和一边追赶一边放箭,最终放倒了五名兵卒,但是李严等人却逃到了山林之中,魏和只能作罢,带兵


状态提示:第555章:文聘人称金枪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