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山沟中的军阀>第二二七章 感谢之旅(七)
路上的安全,护航舰队还特意抽掉了两艘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担任护航任务,以防某些不开眼的海盗,打装有回国华人商船的主意。同时驻扎在海南三亚的海军也派出了接应舰队。

本来这次到达东南亚地区只是为了向支持祖国抗战的华人、华侨表示敬意,谁曾想出了这种乱子。好在事情解决了,顺带着将当地华人、华侨进行了一次大迁徙。这倒省了未来的功夫。

对于那些留在当地的人,不管是香/蕉/人,还是那些放不下产业,轻信荷属印度尼西亚当局的华人,李斌只能为他们祈祷了,希望他们未来过得顺利、幸福。

处理完了当地的事情,船队继续前行。由于在当地耽误了一些时间,船队不得不将速度加快了不少。

船队离开了狭窄的马六甲海峡,向苏伊士运河驶去。

这苏伊士运河本来是不存在的,是后来人工慢慢开凿出来的。

最初的苏伊士运河的最初开凿可能是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约公元前一八七四年到公元前一八五五年在位)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一些证据显示这条运河的存在至少持续到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被荒废。

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tuho二世着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没有完成。

古代时期

苏伊士运河在公元前二五零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最终于公元八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al-mau)废弃。

其后,苏伊士运河被断断续续挖掘和开放,分别在公元前一一七年罗马时期的图拉真国王和公元六四零年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时期两度长时期开放。

十八世纪末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不过由于法国人的错误勘定结果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着建立无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并在和英国势力的对抗中离开埃及。

法国在拿破仑失败之后,重建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因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于英国,所以法国重点向东方发展,打通苏伊士运河对法国意义更为重大。一八五四年和一八五六年,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fedinandmaiedelesseps,一八零五至一八/九四年)子爵获得了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saidpasha)特许。帕夏授权雷赛布成立公司,并按照澳大利亚工程师aloielli制定的计划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通过对有关土地的租赁,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九十九年。

一八五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苏伊士运河公司(analedesuez)建立。强迫穷苦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花费了近十一年,部分苦力甚至施以鞭笞。工程克服了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最终花费高达一千八百六十万英镑,比最初预算的两倍还多。

运河于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运河建成后却陷入了被争夺的纷争中,争夺运河的是英法两国。

一九八七年月,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费一千两百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百分之四十四的股票。英国看到机会来了,便竭力阻止埃及将股票卖给法国。随后,英国政府采用各种手段得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

接着,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于一八八二年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在运河地区建立起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近十万军队。

由于苏伊士运河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的利益,西方国家对英国的野心一致表示反对。一八八八年西方数国缔结《君士坦丁堡公约》,规定必须保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和自由通航。而英国却直到一九四零年才正式加入这个公约,但仍继续在运河区驻扎大量军队。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指使土耳其军队进攻埃及以夺取运河,但没有成功。一九二二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着在运河区的驻兵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国借口保卫埃及的“安全”和“稳定”,于一九三六年迫使埃及签订为期二十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运河区,亚历山大港仍为英**港等。二战期间,英国再次在运河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也就是说《英埃条约》签订后,英国仍保留着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为什么英法两国要争夺苏伊士运河呢?

还是因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它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全长一百九十多公里。该运河处于欧亚非三大洲接壤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另外,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水道,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

苏伊士运河连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


状态提示:第二二七章 感谢之旅(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