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山沟中的军阀>第一八一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十一)

西联在六月二十七日早上七时动手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有心人传了出去,顿时全国沸腾。

首先发表评论的是国民政府的喉舌――《中/央日报》。让我们看看《中/央日报》是怎么说的。

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部队在民国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就对中条山一带的日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尽管国/军将士奋勇作战,但奈何对面的日军实在太强大了。国/军将士最初几日的攻击都被日军轻松化解了。后来中条山一带的日军实在抵挡不了国/军将士的猛烈攻击,不得不收缩防线,主动后撤。目前国/军将士正在前线与日军奋勇血战。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军在中条山前线面对的日军有数十万人,目前还在增加中。

在作战开始前国民政府通过相关渠道向西联表达了希望从西联那里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可是西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作战开始后面对胶着的战事,国民政府再次向西联提出了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这次西联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据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往往能够使用一发七十五毫米口径炮弹就能解决的日军工事,却至少有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士兵为此丧生。原因在于国/军没有足够的炮弹。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身为中国中/央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放下自己的面子向仅为地方政府的西联求购武器装备、各型弹药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将士不得不用人命填的方式才能攻克日军的防御工事。现在西联又在国/军将士将华北日军主力吸引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发动对华北日军的进攻。这明显是通过牺牲国/军将士的方式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试问西联居心何在?

总之《中/央日报》是想尽办法污蔑西联军的此次出兵,企图通过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国人在潜意识中认为西联此次出兵是摘了桃子。

相比《中/央日报》的极尽污蔑之词,工农党的喉舌《新/华日报》则要好多。让我们再看看《新/华日报》是怎么说的。

就在今天早上西联军发动了对华北日军的进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前西联军数战数胜,消灭了大批日寇,光复了大片国土。按照西联以往出兵的规律来看,西联这次是打算光复整个华北地区的,为将来反攻东北准备好一个前进基地。

眼下中/央军和八路军都在与华北的日军展开激战,西联军在此时进攻是否有趁机摘桃子的嫌疑?如果西联真的打算光复华北,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时候出兵?真以为国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吗?

随后中国的其他报纸都相继发表了评论,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认为西联此举的确是在摘桃子。

本来西联还认为工农党说话会比较客观实际,哪儿知道工农党也不是省油的灯呀,居然和东国党一个鼻孔出气。但仔细想想也对,两党的部队在华北和日军打成了一片,这时候西联出兵的确有摘桃子的嫌疑。没办法,西联还是出来辟辟谣吧。

六月二十八日西联的喉舌――《西联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西联对国民政府污蔑和外界质疑的辩解。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西联某高官透露,南京国民政府在中条山会战前和会战爆发后向西联提出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是不属实的。该官员称,南京国民政府派来的代表蛮横地表示南京国民政府只会用法币作为支付手段来购买此次购买的武器装备、各型弹药,而不是西联一直以来明确表明地使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美元、英镑等受到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货币,或者西联自己发行的人民币来支付。大家都知道自抗战开始后受到大片国土陷入日军手中和日军暗中破坏法币币值的影响,法币不断贬值,法币的购买力不断降低。民国二十五年一百法币能够买到两头牛,现在只能买到一只煤球(注一)。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西联能够答应国民政府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的请求吗?

而且南京国民政府派来的代表以一种趾高气扬的态度向西联提出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那种语气完全是上级对待下级、强者对待弱者的态度说出来的。试问南京国民政府哪里是拉下自己的面子来和西联谈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分明是要求西联无条件、无偿向南京国民政府提供武器装备、各型弹药。

如果单单是这样就还算了,西联也不是不愿意给,毕竟人命大于天呀!西联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将士用人命填的方式去摧毁日军防御工事的。可惜的是西联的情报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南京国民政府的某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后台硬,居然将军队的物资倒卖给了黑市商人,而这些黑市商人一转手又将这些物资转卖给了其他势力。这些物资可谓是种类繁多,比如说常见的军服、军被、子弹、手枪、步枪,不常见的冲锋枪、轻机枪、迫击炮,罕见的重机枪、山野炮、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炮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野炮炮弹数量最多。这也难怪国/军缺乏炮弹,其实它们都被卖了出去。

西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日军是在主动收缩防线,而不是像《中/央日报》说的那样是在国/军将士猛攻下日军不得不主动撤退。《中/央日报》完全实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完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至于国/军国/军在中


状态提示:第一八一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十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