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林妹妹的红楼梦>33风云变正堂易正主
房,说是安排人去打听消息,凤姐儿就陪太太回去了。”

绛玉惊讶道:“陪二太太?她没去跟琏二哥商量这事儿吗?”

贾环不屑的撇撇嘴:“她哪里会跟琏二哥一条心?她们王家人才是齐心合力呢。不怕告诉你们,我姨娘过去一个好姐妹的孩子现在琏二哥院里当差,曾听凤姐儿命人写信回家去跟她伯父王子腾商议怎么保住二太太继续住荣禧堂呢!”

这一下,连殷玉都惊讶了:“为什么啊?就算是王家女,现在也是大房妇,她倒好宽的心,支持别人占自己的地盘。”

彤玉冷笑道:“就算大房搬回正堂,那‘荣禧堂’也轮不到她住,而且一旦大老爷正名,大太太掌权,她这个从来不把正经公婆放在眼里反而一门心思奉承姑妈的媳妇儿还能有好日子过?哼,到那时,她这个威风凛凛的大管家可就要当到头了。保住二房,于她大有益处,她怎么会不积极?”

对贾家权利系统费解异常的红颜十分不能理解:“二房一直占着地方,她就不怕早晚有一天彻底易主?要知道,大房子嗣单薄可是二房手中的大把柄啊,何况她本人更是连颗蛋都没下出来。说句难听的,她要一直不能生,大房可就算绝后了,至少嫡系是绝了的,那会儿二房可就更有充分理由称王称霸了。”

林妃在垂花帘后默,王熙凤肯定是想不到她还真是一辈子下不出蛋来。其实她的想法,林妃也能猜到一些,无非是一怕邢夫人抖起来给她气受;二怕贾赦得势以后贾琏会不怕她;第三点就是想着,反正贾赦和邢夫人肯定死她前面,干脆让王夫人和贾政耗死了贾赦,自己直接跟贾琏住进正房当家作主,既省了之前许多年的麻烦,又方便快捷省力气才是最主要的。当然了,她肯定是想不到自己死的比谁都早就是了,她要是知道,这会儿肯定不会去帮王夫人。

不得不说,林妃猜中了过程,但是没猜中结果。王熙凤的确向王子腾求助,理由是展王家之威。但是王子腾不是傻瓜,他也是有弟弟的人,倘若易地而处,他身居京营节度使之高位,但是老娘却无比偏心的让王子胜去住正房,把他打发去花园偏院,他早翻脸了。当然,他老娘不像贾母那么自以为是,她最多也就是分家的时候不顾礼法非要一人一半兼把自己私房全留给小儿子了而已,像王子腾这么大度的人,对这种小事是不会计较的。(才怪!)因此王子腾十分能理解贾赦的辛酸,故此,回信严厉责骂王熙凤一顿,并威胁她要安分守己。其实也是王熙凤自恃过高了,她总以为王子腾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却全然忘了,那并不是她的亲爹,那个即使分了家也仍然住在王子腾府上蹭吃蹭喝、一无是处还要胡作非为、闹的六亲不和的王子胜才是她爹呢。

这种错觉源于王子腾对王熙凤亲哥哥王仁的过分关注,王子腾本人无子,只有嫡妻史氏生的一个女儿,比王仁还大几岁,早已出了门子,随夫远赴任所,十余年不得一见。父爱无用武之地的王子腾为排解思念女儿之心,遂转向当时还很小的王熙凤。王熙凤聪明伶俐惯会奉承,一向很得王子腾欢心,更兼哥哥王仁算是王家唯一的男丁,将来可能会成为一肩挑两家的壮劳力,因此王子腾对他非常重视,兄妹俩在王府说一不二,跟正经主子似的。一来二去,王熙凤就忘了,京营节度使王大人其实没必要天天跟在她背后忙着替她撑腰壮胆。

王子腾毫不客气的指责让王熙凤一心炫耀王家权势的发热大脑冷静了不少,尤其是那声色俱厉的批语更让王熙凤胆寒,她想在贾家立足,王夫人的帮扶固然不可或缺,可是更重要的还是王子腾的支持。她开始积极反思,这阵子偷偷相助二房有没有让贾琏知道,如果知道了,应该怎么挽回才好?王熙凤不无悲凉的想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身为一个女人,丈夫花心、公公荒唐、父亲无用、长兄无能、自己生不出儿子,倘若这时候连唯一得用的大伯都厌弃了她,那她真要落到生不如死的地步了。难得一向要强的凤奶奶做如此小女儿惆怅之叹,只可惜贾琏正被他老子折腾得昏昏欲睡,没赶上看女强人难得一见的柔美之姿,不然他很有可能会收敛一点儿向往发展的花心,多瞄自个儿媳妇儿两眼的。

王熙凤的小算盘收的还算及时,或者说是王子腾的当头棒喝来的十分及时,因为当天散朝,贾府里就翻了天去。贾赦手持圣旨,威风凛凛,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雄踞荣禧堂门前,逼着贾政立即搬家。贾母难得没有把儿子叫到自己院里听骂,而是亲自走过来抡拐棍。可是这一回贾赦没有再妥协,他一手圣旨,一手《女戒》,朗声诵道:“圣旨在此,皇上亲笔提了将军府的匾额,谁敢不从?还有,老太太,不是儿子我不孝,只是古来圣贤著书言明:女子应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老太太您看,现在咱们这个家是不是也该换换风水了?”

贾母怒目而视、双手发颤、浑身发抖、喉咙里“咔咔”作响,然而一个字也未及吐出,两眼向上一插,身子一栽腿一软,一头倒进了身后还指望老娘冲锋陷阵、自己好唱一出狐假虎威大戏的贾政怀里。贾政大惊:“母亲,母亲,大哥,你看,你把母亲气晕过去了。”

这是一个要命的指控,孰料,贾赦浑然不惧,高高举起圣旨,阴测测问道:“二弟这话难道是说皇上的圣旨把老


状态提示:33风云变正堂易正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