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许多事体,若是要数个头绪,莫非不过老大闹出来的。高声喊了老大,却无人应答,又叫王氏,也没人说话,心里气得不行,便扬声要水要茶,出来的却是围着围裙的刘妈妈,她便垮着脸问:“小小那臭丫头呢?”
刘妈妈正跟小李氏忙活着收拾菜干,听她问起小小也不知是何事,只得老实答道:“去给二老爷他们送茶哩。”
听得这话,赵李氏摆摆手不理会她,想着儿子这学馆已是开了许多时日,都从廖大嘴家挪到老谭村长家了,自己还未去看过。当下也不吩咐,自己笼了手往学馆那边去了。
老谭村长家倒是热闹得很,近几日天气渐冷,男人们也将活路挪进了堂屋,与女人们一处做活。当中烧了旺旺的一盆火,大家偶尔交谈两句,声音都压得极低,连火星子迸裂的声音都听着特别响亮。
每当隔壁火房里头想起读书声时,大家都一致地住了嘴,听着孩子们的童音朗读声,完了便有那腼腆的村汉得意地向周围的人夸耀:“刚刚声音最响亮的,是我家娃子呢!”
女人们挨得极近,低声聊着近来村中的琐事,这东家长、西家短的,便是她们日常打发时间的谈资。不过最近被谈论最多的,非赵秀才家莫属。就连府城来催税赋的大人都说了,赵家是一粒粮也不用教哩!这可都是因为赵秀才那个秀才身份啊。往日里头没咋看出来,没成想这层身份竟还有这般大的用处,啧啧,今年赵家该多得好多粮啊!
赵李氏进屋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吃了一惊,嗡嗡作响的谈话声戛然而断,投向她的目光中有惊有疑。
她心里觉着奇怪。面上却没露出来,环视了一圈没见着老谭村长父子俩,便问做得近的一个村汉:“怎么没见老村长呢?”
那村汉还没说话,便有伶俐的媳妇子拉她往火盆边坐了,口里说道:“做活去了。赵家大娘快些烤烤,这天气怪冷的哩。”
赵李氏坦然受了,往媳妇们腾出的位置坐下,侧耳听了听,奇道:“不是说在隔壁授课么?怎么没听见一点声音?”
那答话的媳妇子发现其他人都离赵李氏远远的,心下懊恼自己不该出这个头。可人家问到脸上了,还是答了句:“早课已是读过了,这时节。该是检查娃娃们写字呢!”
见其他媳妇、姑娘都不上来跟自己说话,赵李氏心中有些不快,自己可是秀才的娘,不是应该赶紧来巴结自己吗?怎么连个挑话头的人都没有?
觉得被排斥了,她也不以为意地站起来往火房门口走去。口中说道:“待我看一眼。”
火房门口挂了一张絮棉的厚布帘子,掀起来一股子热浪扑面涌来,赵李氏差点就打了个喷嚏。
定睛一看,房内正中一个火塘,里头烧着偌大一个柴禾兜子,上头一只吊锅煮着茶水。正咕嘟咕嘟冒着白色雾气。十来个小童环坐周围,正低头写字。
农家孩子家贫,都是拿一个木盘。里头盛了干净的细沙,用树枝做笔,在上头描绘着笔画。器具虽然简陋,可这些孩子个个认真地写着,一笔一划仿佛思索许久才下得笔去。
天赐天佑两个靠着窗边坐着。虽然亮堂些,可窗户上半截儿敞开着。比火塘边更冷,此时正缩着脖子在纸上写着字,小小站在他们身后,掂着脚伸长脖儿看得认真。
赵明礼正执着一个孩子的手,手把手教他笔画,一屋子人,教的教,学的学,竟是没有一个抬头往屋门处看一眼。
赵李氏粗略一看,觉着不止八个孩子,少说也有十几个,心里便有些疑惑,正待多看两眼,身后有人唤道:“赵大娘,把帘子放下来罢,走了热气冻着孩子就不好了。”
说完便是一阵附和声,赵李氏有些尴尬,便甩了帘子转身,正巧小小听见外头说话出来看,叫她一把拧住耳朵就朝外头拖。
小小一惊疼得呲牙咧嘴,却也硬气,一声不吭。旁的人见了也不好说什么,都知道赵家老婆子厉害得紧,没得去参合人家家事的道理。
出了大门,赵李氏才甩了手,回头瞪着小小。她也不服,抬头火辣辣地直视着赵李氏。两人乌眼鸡似得对看了一会儿,赵李氏终是沉不住气,一脚踢在小小身上,嘴中压低了声音喝斥道:“丢人现眼都跑到别人家来了,还不快点家去做事?成日里头闲饭吃得不少……”
小小本想撒泼,可是近来几日,她也发现因着自己上回跟赵李氏撒泼哭闹,村里的人都对她有些看法,妇人们无不约束着自家孩子不许跟她说话。看来自己还是脑子不太适应这个年代,生存之道似乎弄错了哪里。
知道错了不但要改,还要改得及时。
赵李氏一开口,她立即将肩膀一缩,伸手抱头,口中声音不高,声声压抑透着一股子可怜劲:“老妇人别闪了腰,我,哦,奴婢这就回去……”
怜贫惜弱是人的天性,妇人们不言语,脸上都露出不忍,有那心软些的汉子忍不住了,开口道:“赵大娘,只是个孩子罢咧……”
赵李氏不过是顺手而已,听人提醒了这句,终是反应过来这是在老谭村长的院坝里,自己儿子在屋里头教书,孙子在里头念书,似乎在外头收拾小小确实有些不妥,话没说完便窒了一窒。
一见她愣神,小小拔腿就朝赵家老宅方向跑走了,她回头皮笑肉不笑的跟众人道了声,也撒开步伐追过去了。
小小总是孩子,腿脚灵活,几步就跑回了赵家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