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铁腕>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是一个奇迹

如果不是限于场合,张子兰很想给赵长天一个紧紧的拥抱,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大家都很清楚,这次在昌县发生的是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如果没有赵长天提前所进行的布置,昌县的损失将达到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程度。

也许,将有上万人被洪水冲走。

这种后果,无论是县领导、市领导、甚至是省领导都无法向中央交代。

对于很多干部来说,不但会丢官弃职,甚至还会终生背负一个无法磨灭的巨大阴影。

惊喜过后,在县委会议室里,省、市、县sān_jí领导按照身份、级别的不同,依次落座。

这次会议,将具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灾后重建工作、以及防范可能还会持续的洪涝灾害。

省委书记王林亲自主持会议。

赵长天被王林点名坐到了自己身旁。

王林面色严肃的先做了发言;“同志们,现在,我坐在这里,既欣慰又感觉心痛。

欣慰的是,在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中,顺城虽然遭受了损失,但损失的程度已经比预计中的要小了很多。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原本因为大凌河决堤可能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在刘常清同志和赵长天同志富有远见的事先安排下,奇迹般的没有造成一个人员的损失。

奇迹,是的,这就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这两位同志,如果没有他们,恐怕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心情。

我要特别表扬赵长天同志,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一个月之前,赵长天同志就未雨绸缪的进行了防汛准备工作,对全县的水库进行了维修。

结果,事实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而他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昌县境内的水库是顺城包括其他受灾市所有县级单位里最多的。有三十几坐,但昌县溃坝的水库数量却是最少的。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溃坝的水库没有造成一个人员的损失。

同志们,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作为一个水利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作为一个本应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昌县居然取得了人员零损失的这种令人无比欣慰的成果。

我认为,比起昌县的干部,尤其是赵长天同志,其他的地区的干部们是失职的。

今天。我在这里这样说,等到全省的总结大会上,我仍然还是要这么说。”

讲到这里,王林停了下来,向着刘常清、赵长天重重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王林的表情凝重起来:“整个顺城市共有十三坐水库决堤,有四坐水库下游的群众没有来得及被转移。

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损失报告,但估计情况不会乐观。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赵长天同志这样,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与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态度,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些悲剧。

这些事情。以后省委还会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总结。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灾后重建、以及防范可能还会持续的洪涝灾害。

从目前的情况看,抛去人员损失不提,凌县和昌县是顺城乃至全省受灾最严重的两个地区。

凌县有数万人口等待安置,昌县也是如此。

我们不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受灾之后、居无定所,也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寒了心。

赵长天同志,你是昌县的防汛抗洪、灾后处理总指挥,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说到后面一句话的时候,王林望向了身旁的赵长天。

对于王林的问题,赵长天早就不知道考虑了多少次。心中早就了一些计划。以前,他还一直担心这些计划能否在县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此刻,既然王林问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能得到他的首肯。自己的担忧将不再是问题。

赵长天稍稍沉吟了一下,说道:“王书记,各位领导,我就班门弄斧的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想法。

我认为,像王书记提到的那样,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群众的居住和基本生活问题。

从长远考虑。自然是要组织群众重建家园。但数万老百姓,上万个家庭,也就是上万栋房屋,却不是短期内可以建起来的,那需要一个过程。

最快,也将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还必须要满足人员和建筑材料都就位的两个条件。

那么,也就是说,在房屋建成之前,我们必须要为老百姓提供能够满足至少居住一个月的住处。

在这一点上,我有这样的想法。

在先期,也就是前几天,要搭建临时的帐篷。

与此同时,要发动全县所有未受灾的群众,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法,在考虑就近原则的基础上,以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受灾家庭的方式,解决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

我认为这两种适应于短期的权宜方式,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运用。当然,帐篷居住的方式只能是短期使用。

在我看来,群众在帐篷里生活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周。我们的目标,还是要所有的受灾群众都要住到到帮扶的家庭里去生活。

实现这个目标之后,还能够同时解决受灾群众的饮食问题。

否则,如果长期住在帐篷里,数万名群众的饮食将是个大问题。

依照我的想法,居住和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基本就是这样,但光有办法还不行,还必须要考虑资金问题。

我们不可能让帮扶家庭无偿的提供帮助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是一个奇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