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鹞子翻身>第十章
泄对他娶丝丽娘为妻的不满,更是责备他怎么生了个“吃里扒外”不懂进出的儿子出来。宋树根虽不把六叔公的话当真,因为他觉得六叔公以宋氏长辈的身份教训人教训惯了,总以为他是最有眼光最有经验的智者,却没一次能给氏族带来任何益处。但是,他又不能不承认六叔公对儿子的评判,小六的确是性格心直口快、不经脑子说实话的人,的确像“直拔直的木头”。最令他头疼的是儿子经常帮着别人讲话而抖露自家的丑事。“漏底的罐子存不住油”。没有城府,是成不了大器的。但是宋树根不死心,他不相信不能把儿子纠过来。“毕竟是吾生的儿子,他身上的血管里多多少少有吾的影子!”于是,宋树根便按照自己的愿望、参照大女儿丝丽的榜样日复一日地开导和教导儿子。

西村的老人常说,养儿女的身无法养他们的心。小六偏偏就被说中了。

小六比西邨的二弟西庄小一岁而比三妹西圃大一岁,从小在一起长大,后来又是一起上学的同学。正是这层关系,小六就经常到西邨家来玩,把西邨看做是自己的榜样和楷模,不但从言谈举止上模仿西邨,还从具体做事上向西邨看齐。他隐约知道姐姐丝丽与西邨、他们家与徐家有解不开的结、说不清的怨,但他想用行动向西邨证明,他不是那样的人,他与姐姐丝丽有着天壤之别。

西邨在许多地方是与他的父亲相同的,其中之一就是宽容别人。对贴上来的仇家的儿子,他淡然处置,没有刻意拒绝。他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能把丝丽的错套到她的弟弟头上。山芋身上有烂的地方,把它削去一块就是了。如果计较存成见,倒显得自己没有肚量,是小肚鸡肠的人;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扁豆藤葫芦藤丝瓜藤缠绕不清,这怨就没了个完。西邨容忍了小六,允许他与三妹交往,允许他来家里玩。

西村有些头脑的孩子们都拜西邨为师学武功,并且以此为荣,小六孤立了,好像被伙伴们抛弃了一般。有几次他尾随伙伴们去外村活动,不料被队伍中的伙伴当做“奸细”打出队伍,这更让他感觉颜面扫地,孤寂可怜。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需要交往。一旦被公众嫌弃,离群索居,无异于死囚。小六不甘心,便跟前跟后“师父长师父短”地恳求西邨收他为徒。西邨听了,心中掠过一刹那的快意:你老子是吾爹的徒弟,现在你又来拜吾为师,真是绝妙的讽刺!你老子宋树根不但忘恩负义还恩将仇报,不知你小子将来会怎样?他想,一定吸取爹的教训,非要把仇家的儿子**过来不可。“让宋家出个叛徒!让宋树根气得吐血!”

“小六,收你为徒可以,而且一定包教包会。但是,你暂时不能对外公开,更不能告诉你爹。而且,你必须服从师父的一切,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不但你的师兄师弟饶不了你,并且立即解除师徒关系,让你半途而废!更不准你接近三妹!”

小六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定听从师父的话,坚决不把拜师的事告诉他爹。

在此后的学武练功中,与其他的师兄师弟一样,小六聆听了西邨有关鹞子工厂的计划,觉得十分的新奇,十分向往,对他的师父也更为佩服。他目睹其爹手忙脚乱做鹞子风里来雨里去卖鹞子的情景(宋树根有一点是与徐雪森不同的,他舍不得让儿子替他外出卖鹞子),凭直觉知道这工作十二分的辛苦。如果西邨真的能开工厂,那做鹞子的人就是很体面的工人了,他将来就能当鹞子工程师。

小六在外的举动不可能完全瞒住他的爹。听到风声的宋树根查问过儿子,而且严厉地告诫儿子不要跟西邨来往,否则,就“打断你的腿”!小六严守自己的诺言,矢口否认自己练功与西邨有关,更不敢透露西邨讲述的鹞子工厂的事。他听西邨说故事的时候讲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了家门,他在外的一切,他的爹是管不着的,也没必要让爹知道。什么事都告诉爹告诉娘,“那是小男人不是大丈夫”!西邨的话句句深入到小六的心里。他在不知不觉中沿着西邨划定的路线前行。

有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尤其对正处于懵懂时期的孩童。大人,譬如自己的父母、老师,无论怎么教导怎么告诫,都不及一个同龄孩子的榜样。一旦孩子迷信了某个榜样哪怕是迷信了榜样的某个举动或者神态,就会着魔,就会模仿,就会跟着学跟着走,很难让他改过来。没有文化的农民虽然不认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几个字,但其中的道理是明白的。所以,作为过来之人的大人——父母、长辈,就十分关注孩子们的交往。“别跟着学坏了!”

小六既然迷上了西邨,宋树根就不可能凭一二次的“棒头”立马扭转儿子的选择。

有一次,小六与以往一样跟随西邨的队伍去外村“行动”。为了显示自己的忠心,他冒冒失失地冲到前面打伤了比他年龄还要小身体还要弱的对手。结果,对方围上来四五个人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脸上、腿上、手臂上留下累累伤痕。到天黑回家,宋树根见了,像审贼一样审问他是怎么回事。宋树根是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的,越是溺爱,管教越加严厉。

毕竟年少肚子里存不住事,加上心虚,小六想用谎言掩饰:“跟西邨去寻草(即割草)……”他想说是割草时摔伤的。

宋树根听到西邨的


状态提示:第十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