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法正>170三十六计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万,物资丰比太仓,雄兵百万震山河,良将千员比星斗。西蜀僻壤、东吴穷滨,蛮夷之地,未行教化,空恃蛮勇,岂能长久。时机一到,取之如拾草芥。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将军还是速速归顺王师,不然自取败亡。”

二人话不投机,都欲厮杀,徐盛见王昶军马刀枪鲜明,估计占不得便宜,因此按捺住怒火。王昶看徐盛军容整齐,暗叹徐盛领兵有方,不宜争锋,也欲退去。于是王昶丢下句话:“今日天色已晚,胜之不武,不如天明再战,让吴军输的心服口服。”

徐盛大笑道:“那我东吴健儿就明日再将你生擒活捉,哈哈哈哈!”

次日徐盛根本不理王昶,领兵直奔汝阴,经过下蔡城外时,下蔡城上的士卒,守备森严,准备防止吴军进攻。王昶也急速进兵绕道直奔汝阴。

徐盛经过下蔡时观察了城上的虚实,对凌统道:“凌将军信不信,今晚这下蔡城就是我军的了。”凌统摇头苦笑道:“下蔡城守备森严,毫无破绽,五万大军半月内也无法攻破,怎么可能今夜就是我军的。”,凌统丝毫不信。

徐盛笑道:“凌将军,今晚我若取了下蔡,凌将军就抄孙子兵法三遍,你看如何?”凌统笑道:“一言为定!”

徐盛领着大军过下蔡,一路向西,直奔汝阴。夜幕降临以后,徐盛却挥动向东,火速直奔下蔡。

半夜以后抵达下蔡城外,下蔡城再没有白天那样森严的防守,城门紧闭,城上的守军,一样混混欲睡。原来徐盛大军一来他们就紧张,这一走远,他们就放松了警惕。

徐盛让大军不得出声隐蔽在远处的夜色中。派凌统领着一队精干的队伍攀上城墙,杀了守城门的士兵,放徐盛大军进城,不到一个时辰,占领整个下蔡城。

徐盛亲自派精干士卒守备城门,大军在城内好生修养,这几天东吴大军来回奔波太疲累了,需要好好修养几天了。

徐盛的这一招,是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东吴和魏国的博弈,就是以小博大,以弱击强。在古代这种博弈,实际是双方运用的主要人才的博弈。东吴虽为小国,可前中期汇集了天下南下避难的诸多英杰,这这些人里面有许多俊杰人才,比如周瑜是淮南的,徐盛是山东的,程普、韩当是河北人,甘宁是江州人,张昭兄弟是徐州人等等。等这几批从中原成长起来的英雄消逝后,东吴就很难有人能独挡一面了。

其实这种情况,蜀国也基本类似,蜀国的人才是刘备从各州郡收集的,包括丞相诸葛亮,等刘备死后,还有部分人健在,继续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冲锋。等诸葛亮也死了,这这部分人基本都没了,这些从各地成长起来的俊杰人才消逝以后,蜀汉就再也没有军事压制魏国的气势了。

有人会说,这些人不在了,他们还有子女,子女可以继续其事业。但历史直白的告诉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真相,一旦偏安一隅,在偏僻地方成长起来的娃,都没能超过他们的父辈,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目光就在其一隅,没有考虑天下四方之事,或天下之事不在其考虑范围内,或习惯了偏安一隅,或信息闭塞,或心思细致,或胸怀不广,不像在中原或北地的开阔旷远。或周围没啥对手,不是在高压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历史直白的告诉了我们一切,毫不掩饰,哎!

希望信息发达的今天,全国的娃在一起竞争,大家都能成才,能为国出力。为了民族博弈,出一份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世纪的主旋律一定是大国博弈,小国逐利。俄罗斯已经开始沉睡了,一头沉睡的北极熊,咱们就可以先不用管它,让他睡几十年吧。就剩下中国和美国的博弈了。

中美博弈分析

战略目的:

美国:做世界的第一,推行自由主义,维持世界秩序,不容许任何人挑战,美国经济战略利益至上。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文化超过美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矛盾:二者的目标都是世界第一,但世界第一只能是一个,其中肯定至少有一个无法完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共同的利益:二者要实现各自的国家目标,就不能爆发与各自相关的全面冲突。

美国的战略警示:

1、美国是世界上最喜欢和平的国家,也是最好战的国家。

这个以近百年来直接或间接参战的次数可以得到答案,近百年全球没有哪个国家打的仗比美国多。

美国人武力强大,总统经常脑袋一热就开战,联合国安理会不允许咋办,直接不甩,照样打,全世界谁敢这样?美国强大和强横到如此地步,古今罕有。

2、美国国家心胸狭隘,国力的强大导致了美国不能容忍任何与之对立的事物。

无论从朝鲜战争,再到越南战场,再到科索沃战争,到海湾战争,到攻打伊拉克,攻打阿富汗,攻打利比亚,到南海争端。整个过程中,美国国家胸怀狭隘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允许任何与美国对立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也不行。于是只要不满意,就立即派兵攻打,不考虑后果,最后留下一个又一个的烂摊子,最后发现这些烂摊子与美国更格格不入。

这一个又一个的烂摊子,直截了当的戳破了自由万岁的鬼话,毫无遮掩的讽刺了追求美式民主的可笑,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虚伪霸道的


状态提示:170三十六计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