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猎三国>第八十六章 北海士族(第二更)

公孙逸囚禁孔融,占据青州最为富庶之地的北海国,强大的军势令人心惊胆寒,就连数万黄巾贼也被屠戮,周边郡县太守纷纷依附,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对抗公孙逸。

这些郡守可不傻,很清楚公孙逸占据一地,自然要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他们可不愿做出头鸟,何况孔融性格狂傲,看不起一些士族将校,数年来得罪了不少人,孔融倒台很多人倒是痛饮庆祝,哪会因孔融反对公孙逸。

这些各地郡守与孔融并没又多少来往,既然公孙逸已经公开声明保证他们的利益和地位,向骠骑将军投诚也是理所当然,公孙逸很顺利的在名义上掌控力了青州大部分领地。

公孙逸说到做到,不仅保留原本太守的地位,并且广开商贸,融洽接济,很快得到一致好评,公孙逸根本没时间休息,每天除了监督百姓屯田进度外,每天都会前往北海拜会一些士族。

北海士族历史悠久,根深蒂固早已与青州融为一体,士族群体数量众多,不过虽然大多士族家世渊源却旗鼓相当,很难一枝独秀,儒家经学传统深厚,从文化层次上制约了某一家族的无限膨胀。

即便是作为北海相的孔融所代表的孔家,虽然在北海国名声显赫,但也不能一手遮天,随着孔融被圈禁,很多世家开始明目张胆的吞并孔家的地盘和商贸利益,孔家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当公孙逸率领兵甲来到诺大的孔家,所有世家都料定孔家败亡已是不远,孔融居然在宴会之上打算谋害公孙逸性命,此时所有的士族都在思量如何在不触怒公孙逸的前提下,尽快抢夺更多的利益。

只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公孙逸不仅对孔家之人客客气气,而且启用了不少孔家士人,加入治理北海国和骁骑军占据郡县的治理,除了不愿意放出孔融外,孔家人所有的要求和夙愿,公孙逸总是亲自督办处理,现如今的孔家反而比孔融当政其间更加超然。

公孙逸看似在收买人心,但实际用意并非这么简单,不少眼看公孙逸年岁不大,应该很好糊弄的士族很快发现,公孙逸恰到好处的启用招揽孔家,不仅让孔家人站在公孙逸一边对抗其他士族,而且孔融拘禁为人质,孔家人只能服从公孙逸,相互成为依存关系。

公孙逸自然很清楚,一众青州士族都匆忙收敛孔家的商贸地盘,当时孔融手握大权时,多数北海士族集结在孔融麾下,对最终战胜起义军发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部分北海士族参与军事割据,划地自保,还有许多士族为逃避农民军的打击,迁居他地。

现如今孔家倒台,不少士族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立刻将先前的盟友踩在脚下,纷纷支持公孙逸,只是如果有更家强大豪强攻入青州,想必这些青州士族,会像将孔融踩在脚下一般,同样将公孙逸出卖踩在脚下。

公孙逸自然不会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心惊胆寒孔家为他所用,家族间的交锋明枪暗箭,尽管公孙逸手上骁骑军勇猛善战,但并不适合贸易之战的博弈,只有从暗中控制孔家,以此来震慑其他世家,才能真正巩固青州。

只是现如今公孙逸头疼的是,历来想要拴住世家,成为世家的一员,唯有结成姻亲,血缘关系往往是维系家族利益的核心,孔家同样数次委婉的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既然已是利益同盟,在这些孔家人看来,联姻再正常不过。

只是若是如此,公孙逸只觉对凝儿多有亏欠,多次假装听不懂敷衍了过去,原本与孔家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而来少许裂痕,孔家人虽然感恩公孙逸的恩情,但作为北海大族,被公孙逸多次拒绝,实在觉得脸上无光。这些日子,公孙逸多以政务繁忙,避开孔家人,孔家士族虽然十分无奈,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派人多方打探,是否是因为公孙逸对挑选的孔家女子不太满意,种种猜测虽多,但却并没有确切的消息。

忙于政务的公孙逸很快得知,北海大多数士族,越海去了辽东,包括当时著名学者邴原等,由于管宁的声望,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数月而成邑,往归原居者数百家,可见人数之多。

想到当初管宁在公孙逸的命令下前往辽东,现如今已是辽东侯公孙度的手下亲信,地位崇高,手握大权,公孙逸虽然心中寄希望于管宁,能保持原本初衷,只是人心思变,公孙逸此时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将来是否能占据青州,辽东、幽州三地傲视天下,并不是只要公孙逸的一厢情愿就能完成,其中的变数实在众多,不说兖州牧曹操将来是否依然会成为同盟,河北袁绍是否会领兵杀来,就是青州之地内,种种反对公孙逸的力量虽然消声觅迹,但并不代表已经消失。

公孙逸烦躁之余,随手将成堆的公文放在一边,朝着牢狱而去,看守牢狱的骁骑军也没想到主公居然亲自前来,连忙领着公孙逸进入牢狱之中。

这座监狱除了暗无天日还算不错,起码通风干燥,并没有**的气息,这座当初孔融为了彰显仁德,精心打造的监狱,现如今都是关了不少孔融的亲信,其中不乏当初监督建造这座监狱的官吏,可谓时来运转,报应不爽。

很快过道里回荡着粗犷的声音:“快点给老子拿酒来,公孙小儿真是小气,给将死之人也不酒足饭饱,难道不怕老子在鬼门关前向牛头马面念叨公孙小儿的姓名!?”

“将死之人喊什么,若不是公孙大人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北海士族(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