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朗朗的空气里,悬浮着葡萄醉人的芳香,葡萄藤焦黄的叶子下面,缀着一串串水晶般剔透的葡萄引领着韩江林一行参观葡萄园,不时从葡萄树上摘下一串熟透的葡萄塞进参观者手里。韩江林吸吮着清甜爽口的葡萄,询问收成情况。园主一一作了回答,望着远处山坡上的黄花犁园,指了指河对岸的公路,说,明年321国道改道工程完成,我的果园就在公路边上,离南原只有30多公里,我准备把果园开发成观光果园,让城里人一边观赏,一边品果。韩江林称赞道,这是个好主意,县里争取321国道改道项目,主要是开发南江的民族旅游资源,拉近白云主要果品基地与南原的距离,开发观光果园,观光农业。
秋水若玉带缠绕青山,柔婉飘然,清澈碧透,圆圆的沙石粒粒可数,游鱼在沙石之上滑行,时而凝止,时而倏尔逸逝,怡然自得。
穿过葡萄园,沿着丹江河岸往下走。翠碧的田野缀满沉甸甸的稻穗,裤脚与稻穗摩擦发出沙沙的悦音,韩江林心想,田野风光就是现成的观光资源啊,不能把资源浪费了,要想办法开发出来。
前面一座破落的小屋,一条青条石修砌的弯弯水渠从远处接着水磨房,水流量很少,屋外残破的水轮披满青苔,有一种风蚀残年的苍桑。推开低矮的柴门,小屋有一个青色的石碾静静地立在石糟上,似乎随时等候着顾客光临。
韩江林拿起木台上的一只碗,木碗被磨掉了边,清晰地显现出木纹。园主说,这是磨坊主人留下的碗,谁要用石磨碾米,就从石碾中舀一碗米放进木桶里,作为对磨坊主人的酬资。
村子里有了打米机,谁还用石磨坊碾米啊。有人感叹道。
园主说,前年大雪压断了电线杆,一个多月不通路,高坡村和下游的大寨村全靠这座石磨坊。
倒还是有一点用处哦?韩江林笑道,想的却是石磨坊厚重的历史。它是村寨业已逝去的生活记录,一个文化的符号,如果丹江河上保留更多的石磨坊,将是不可多得的民族风俗生活场景,对城市游客将会有很大的的吸引力。
园主说,当然有用处喽,大寨村在修建一座石磨坊,还有十架水车,作为旅游观光的景区景点呢。
韩江林一惊。
大寨村离南原近,寨脚有一片宽阔的河滩,苟政达想利用河滩搞旅游开发,把大寨开发成农家乐旅游村寨,提出在河沙坝上修建一些景观。磨坊、水车、凉亭是主要的项目。
县长办公会讨论苟政达提出的方案时,多数县长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黄宇认为:国道改道还需一定的时间,大寨离南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河水被上游纸厂污染,大寨搞农家乐不具备竞争优势。
分管县长认为:生产生活的工具和必然场景,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恢复重建如果没有人维护,很可能会被水毁或人为损毁,与其花重金舞花拳绣腿,不如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实用项目上。
苟政达很不高兴,据理力争:旅游业是新兴产业,它对于我们这类拥有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地区,将有十分可观效益和前景。他最后征求韩江林的意见。从理论上,韩江林倒是十分同意苟政达的远见,但他认为,在南原周边很有优势的民族村寨农家乐都还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应当过早地把资金投入不实用的景点建设上,投资的主要方向应当是村寨的硬件设施建设。他还持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是一种生长关系,如果大寨村能够吸引游客了,到时再投资修建一些必要的景点不迟。韩江林说得不愠不火,有理有节,苟政达暂时把这一议题搁置一边。
现在看来,搁置议题并不等于放弃这个项目,原来他采取的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策略。
拐过河弯,平坦绵长的河滩上,叮叮当当满是忙碌的人群,搭凉亭,修水车,挖水渠,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丹江河夹岸山高,河床狭窄,降雨随时有可能爆发山洪。汹涌的洪流滚滚袭来,瞬间,河滩会被一扫而光。想到山洪过后,河床狼籍的情形,韩江林心头很不是滋味。他没想到表面开朗豁达的苟政达,原来并不达观,甚至开始表现出独断专行。如果这是他的本性,以后和他的关系就难处了。一旦两人闹不团结,韩江林根基浅资历浅,稍有草动就容易伤筋动骨,自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韩江林。屠晋平虽然霸道了一些,但有爱思考问题,有判断力,平时还能够听得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议定的事情能够令行禁止,这一点处事比苟政达豪爽得多。苟政达在当县长的数年时间里,能够把本性隐藏得滴水不漏,修炼功夫的境界算是达到炉火纯青。
哪位老板投资开发农家乐项目?水利局长李功来问。
陪同的镇党委副书记介绍说,项目投资分为三部分,苟县长介绍来的老板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镇里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村里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老板负责乡村旅游馆建设和河沙坝的凉亭、水车等设施建设,镇里负责水、电、路、通讯等,村里负责负责投工投劳等服务,提供绿色食品和服务人员。
李功来生气地说,开发河滩资源,请工程技术人员勘测了没有?报水利部门审批了没有?
这是苟县长批准的工程。
书记工程也要尊重科学,不能决策拍胸脯,出事拍脑袋,人都集中到河滩上,山洪爆发,人怎么办?设施怎么办?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