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84章 辛弃疾(三十首)(2)

辛弃疾在淳熙二、三年任江西提点刑狱,官署在赣州。造口是他常经之地。本词先回忆四十多年前金兵侵扰时人民遭受的苦难。如今向北远望,中原仍然沦陷敌手,而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思恢复。“青山”两句,以江水奔逝,隐喻国势陵夷,难以收拾。自己远处客地,时值薄暮,耳边响起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心头更因忧国忧时而悲愤难禁。词中那种痛心于国事日非的思想感情,曾经感动了后代许多爱国志士。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1

落日塞尘起2,胡骑猎3清秋。汉家4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5。谁道投鞭飞渡6,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7。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8。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9。二客东南名胜10,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释】

1次:停留。杨济翁:名炎正,江西吉水人。祖父杨邦乂,高宗建炎年间在建康被敌所俘,不屈而死。周显先,未详。

2塞尘:边地敌骑奔驰,卷起滚滚黄尘。这句是指边地发生战事。

3猎:借指作战,动词。

4汉家:汉王朝,这里借指南宋王朝。

5舰:指南宋的楼船(兵舰)。这句说江上排列着耸立如高楼的兵舰。

6投鞭:《晋书·符坚载记》说:“坚曰: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飞渡:指西晋杜预遣将率领奇兵夜间渡江,东吴都督孙歆认为:“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见《晋书·杜预传》。这句认为投鞭不足以断流,敌人不能飞渡大江。

7鸣髇(xiao消):即鸣镝,一种响箭,射时发声。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这里借指完颜亮。两句先用匈奴头曼单于的儿子冒顿(modu莫独)曾带领部下在打猎时一齐用鸣镝射死了头曼的典故,再写完颜亮之死。

8季子:苏秦的字。李兑曾送给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了这些,就能入秦游说。见《战国策·赵策》。这里以苏秦的少年得意来比喻自己当年南下时的心情。

9橘千头:丹阳太守李衡曾在龙阳(今湖南汉寿县)泛洲上种橘树一千株,临死前告诉儿子说,他在州里有千头木奴(指橘树),每年能生产出千匹绢以供日常用度。见《襄阳耆旧传》。这两句写作者旧地重游,想起当年抗战壮志,至今未能实现,非常愤慨,而对于目前自己的游宦生活,则觉得于国事无补,认为还不如退隐江上为好。

10名胜:知名之士。

南山虎:指汉李广罢官住在蓝田南山家中,听说本地有虎,就亲自去把它射杀。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富民侯:《汉书·食货志》:“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这三句是说,我与两位商量,目前投降派弭兵求和,不思北伐。即使如李广那样的射虎、习武,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到朝廷中做一个苟安于世的富民侯算了(这是针对统治者不思征伐重用主和大臣的愤激反语,并非真的改变自己的意图)。

【简说】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小题目中指出是在扬州舟中和韵之作。杨炎正(字济翁)与他同过镇江时,曾作《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其中有这样几句:“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写出有心报国但又不被重用的苦闷。辛弃疾的和词,是船到扬州时写成,两人的心情是一致的。

上片是回忆。先写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大举南侵;再写南宋军队在采石水陆并进,击退敌人。江上楼船来回游弋,防卫十分严密。然后写残酷贪婪的完颜亮,妄想一举灭宋,“立马吴山第一峰。”遭到阻击后,他在进退维谷的情势下被杀。那时辛弃疾刚到南方,年少气盛,看见这种胜利的场面,认为恢复有望,因而十分兴奋。

下片写目前。自从“隆兴和议”以后,恢复大计遥遥无期。这时辛弃疾南归已十六年,但却仍得不到重用。如今两翼已白,功业未建。此次重游旧地,想起当年情景,真有不堪回首之感。眼看国事日非,要想退隐吧,心尚有所不甘。结尾几句,通过“尝试与君谋”,反映出彼此矛盾复杂的心情。

摸鱼儿

淳熙己亥1,自湖北漕2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3,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4。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5。长门6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7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8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9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0。

【注释】

1淳熙己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2漕;转运使的省称。这句指作者从湖北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转运副使。

3同官;同僚。小山亭:在湖北转运使官衙之内。

4见说道:听说。这两句是留春之语。不希望春归,所以说天边长满芳草,春去已无归路。

5这四句是怨春之语。蛛网惹飞絮指小人误国。

6长门:汉代宫名。长门事,是指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武帝,陈皇后因而重新得宠。见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这篇序文系


状态提示:第84章 辛弃疾(三十首)(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