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172章 睢景臣(一首)

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自幼读书勤奋,酷嗜音律。他写过《屈原投江》等三个杂剧,都不传。散曲也只保存下三个套数和断句四句。

套数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1[哨遍]社长排门告示2,但有的差使无推故3。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4,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5。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6,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7,赵忙郎抱着酒葫芦8。新刷来的头巾9,恰糨来的绸衫10,畅好是妆幺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人马到庄门,劈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10,一面旗鸡学舞,一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涂处?明标着册历10,现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摔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说明】

这是历来传诵的元曲名篇。钟嗣成在《录鬼簿》里特别提到它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它“新奇”就新奇在处于君道尊严的封建时代,能够不从歌功颂德的角度来写汉高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盛况,而从一个与他过去有爪葛的乡民的眼中,写出他装腔作势的可笑嘴脸。

构思的巧妙决定了作品嬉笑怒骂的基调。惟其是乡下人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因而乡官的忙乱,皇帝仪仗的稀奇古怪,处处都显得莫明其妙和好笑。这对于那些炫耀“天威显赫”的封建皇帝来说,是极有嘲讽味道的。“三煞”以下,认出了这位“觑得人如无物”的“大汉”的本来面目,曲辞急转直下,变为愤怒的揭露与斥责,指名道姓,把他过去耽酒、欠借、暗偷、明抢的根底一一细数,虽然夹有一点轻视农业劳动的思想,但主要还是破除了套在皇帝头上的?神圣”的光环。这样的作品,在封建时代是不可多得的。

1高祖还乡:高祖,汉高帝刘邦。汉十三年(公元前195年)十月,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后,归途经过故乡,沛县,在那里逗留了十几天。曲中所写是他刚回到家乡时的一个场面。

2社长排门告示:社长挨家通知。元代乡村组织,五十家为一社,选年老有地位的人为社长。

3无推故:不得借故推托。

4一壁厢纳草除根:一壁厢,一边,一方面。纳草,交纳草料。除根,除去草根。

5索:与“须”同。

6“又言是车驾”二句:古代有些人对皇帝不敢直接称呼,往往以“车驾”、“銮舆”、“銮驾”等代指。车驾就是车子;舆也是车子;銮是皇帝车上的铃。这是以所坐的车子代指坐这种车的人――皇帝。

7瓦台盘:陶制的托盘。

8酒葫芦:装酒的葫芦。古代喜用挖空,风干的葫芦瓜装酒。

9刷:洗。

10糨(jiang降):衣服洗净后打一层米汁在上面叫糨。这种糨过的衣服,晒干后可熨得特别平直。

畅好是:真正是。妆幺大户;装模作样的大户,指不是大户而摆出大户的架子。

瞎王留:乡民的诨名。

胡踢蹬:胡乱,乱七八糟地。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句写月旗。胡阑,“环”的合音。迎霜兔,白色的兔,传说月亮里有白兔捣药,所以用白环套着个兔子代表月亮。这曲和下两曲都是写乡民眼中所见的仪仗,他们叫不出名字,只能凭自己的想法来说。

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句写日旗。曲连,“圈”的合音。毕月乌,近代星历家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配二十八宿,又以各种鸟兽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鸡”、“毕月乌”等,这里“毕月乌”即指乌。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所以用红圈套着乌鸦代表日。

一面旗鸡学舞:这句写飞风旗。

一面旗狗生双翅:这句写飞虎旗。

一面旗蛇缠葫芦:这句写蟠龙旗。

银铮了斧:指镀了银的斧。

甜瓜苦瓜黄金镀:指金瓜锤。

明晃晃马枪尖上挑:指朝天。

白雪雪鹅毛扇上铺:指鹅毛宫扇。

套顶:套车的绳。

天曹判:天上的判官。这里指侍从人员象泥塑的判官一样严肃、无表情。

递送夫:指奔走伏侍的人。

猛可里:突然间。

你妻须姓吕:刘邦的妻子叫吕雉,即历史上的吕后。

根脚:根底。

做亭长耽几杯酒:秦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亭有亭长,耽:


状态提示:第172章 睢景臣(一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