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月老志>第338章 铤而走险
天教主创立阐、截两教,分庭相礼。四灵经过祖龙的统一和千万年的混居,大约血统十之**都变得驳杂不纯了。这样一来,就混融成一个良莠不齐的妖族。

到了商纣之时。截教势力达到全盛,连太师闻仲都是通天教主的三代弟子。而纣王是金乌皇子转世。贪残暴虐,更得妖后妲己辅助,人族的处境岌岌可危,再一次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周文王推衍人皇伏羲先天八卦,得到立场亲人族的阐教之助,又受凤凰丹诏,总揽英雄,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举奠定了伐商的根基。

封神一战。许多神魂不死的忠臣勇将或道行之士都被除授神职,凡八部三百六十五位。

这次封神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许多神官至今都是天庭的显赫人物,而且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这次封神封的都是神职,后世神仙并称,事实上神和仙有相同,更有区别。以地位而论,神可能要低于仙。但是神直接掌控天庭,影响力可能反而比仙来得大。

其次,所封成员虽有忠臣勇将和道行之士的区别,前者大多都是不通术法的人类。后者多半是炼气有成的截教门徒。

灵魂也是有一定寿命的,短则数十年,多则二三百年。这样一来,前一部分很容易因为神魂的衰竭在数十上百年后致仕。譬如黄飞虎封为东岳大帝,数千年来。东岳大帝的位置都换了五六人,而李天王、哪吒这些人的地位却稳如泰山。

八部神将和诸天星宿中这样的截教炼气士俯拾皆是,此消彼长之下,哪一派在天庭更有势力就不言而喻了。

天庭有神、仙两道,就像凡间有士、农、工、商四民,究竟谁来占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人事演变的自然选择,甚至远远超出三教圣人的意料之外。

相传三教共议封神榜,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褊袒人族,所以许多截教门徒都榜上有名,他们都是道德高深的圣人,之所以这般设计,可见仙道胜于神道是确定无疑的事。原本不应该有什么差错。

但是世间好像就没有百世不弊的制度,像四民各执一业,士人读书明理,做官肩道原本不该有很大问题,但这个位置一旦有了厚利可图,就难免泥沙俱下,不好甄选还只是个技术问题,可怕的是人心崩坏、奸佞当道。假如一个时代是非不分、公道不明,换谁到那个位置都无甚区别,这还能是前人的责任和文化的不良吗?

太上老君显然也发觉了封神的结果和预期有些差距,之后又传授四大天师,创立道教,希望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天庭提供仙才。

但是得成仙道的多了,也不见得比神道高明多少。仙有很多种,按地势可以分为,天、地、神、人、鬼。按地位也可以分为真仙和散仙。

如果要简单dian说仙和神的区别。大约一种需要自行修炼,一种专恃人间香火。从字形上来看,神字从示,自是和祭祀有关。仙这个简体,人在深山,好像跟修炼比较符合。正体是僊,有迁徙的意思。这个名谓大概是从帝俊迁徙神庭才有的。

原先叫神庭,处于昆仑山上,即佛说的须弥山,高高在上,享受世间供奉。不幸迁徙到天界,难免有些背井离乡的凄凉。然而天界这种地方,灵气实在胜过地界,仙家因祸得福,逐渐经营九曜,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局面。也算是意外之喜。

太上老君成为道祖之后,一是授意张天师创立道教,再者对人族颇有拔擢的意思。秦汉之间修成仙道载入典籍的总在上百位,这样一来,大概又可以平衡天庭中人、妖两族的比例。

而凡间许多不通术法的忠臣孝子死后有善行可稽,就可以列入神道,在天庭治下做一个山神、土地之类的小仙官。

三界之大,哪里没有高山低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用来形容天庭的统治那是再准确没有了,这些地方都需要置一个神职来管治。

…………

自从山神夸父物化之后,梁父山伯又报仇失败,山神这一支在神庭就很见没落。相传夸父还有一个女儿叫夸娥,夸娥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力士曾经帮助愚公移山。但现在天庭比较倾向于科举制,对八大神族这些具有盘古血脉的神裔十分忌讳,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青华大帝和二郎真君兄弟。

青华大帝杨朱,又是太乙救苦天尊,袭承了养父东王公的爵位。两人又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即便如此,玉帝还是把六御削成四御,一则使自己超然于四御天帝之上,二来将杨朱屏弃于四御之外。

如果玉帝要退位让贤的话,无疑四御都是有力的竞争者,这样一变更,青华大帝继任的希望就太渺茫了。

而对杨戬又有听调不听宣的御旨,乍一听来,好像是杨戬对玉帝有所不满,实质就是说不论何种情况,杨戬都不能够带兵直上南天门,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可见玉帝对他们兄弟根本就不信任。

八大神族心知其意,所以行事非常低调。甚至关于他们的传说都变得凌乱不堪,几乎到了将被忘却的地步。像刑天、夸父虽然在山海经、淮南子之类的书中留有一鳞半爪,但都是无头无尾,除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谁能知道他们是显赫一时的古神。

这一dian比起叛逃西方的奥林匹斯主神确实有所不如。

三界经过这许多沧海桑田的变迁,说到华山君当然不可能跟夸父古神有什么关系了。

而一般的神


状态提示:第338章 铤而走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