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在下可不敢打包票。”李平之笑道:“我知道我们大人对军门大人是十分尊重的。对了,听说军司打算修复故元中都,那里地方广阔,故都气势恢宏,地方极大,尽可展布起来。上回有信过来,在那里可能会修筑大量的宅邸区域,都是照苏州园林的样子来修,我们大人已经定了会给军门大人留一套,将来大人退居优游林下时,也可以到塞北住一住,领略草原风光的同时,照样是住在江南园林之中,尽享退居之福,岂不美哉?”
这事也是郑国昌向张瀚正式提起过的,麻承恩代表麻家的利益,郑国昌的家族不大,只代表自己就行了。
他们和张瀚牵扯过深,一旦有所反复,最好的结果也是会被免官,一旦失势,免官就可能只是第一步,底下就会是群狼一冲而上来撕咬,失势又财富超过了权势所能护持的幅度,财富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而就算此时放弃,又有几人能相信他郑国昌是两袖清风回乡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和张瀚继续绑在一起……这也是此前郑国昌和麻承恩两人偷偷到草原和张瀚见面的原因所在,他们必须要得到张瀚一个明确的承诺,这样才能放心继续合作下去,否则两人就算深陷进来,也得想办法慢慢抽身。
这一次的消息果然更令郑国昌高兴,他笑着道:“这果然是好消息,老夫心怀大慰。”
李平之趁热打铁道:“军门大人不妨先送家人到青城暂居,那里也有相当多的很象样子的官邸,一应使费,日常照应当然都是我们大人的,断然不会受半点委屈。”
这一次郑国昌还是有些犹豫,他想了想,说道:“那边还乱着,文澜自己也要顾虑很多事情,青城听说也并不大,老夫的家眷就不必。文澜给老夫的信中也提起过旧中都的规模相当恢宏大气,老夫也是相当心动的,哈哈。”
李平之微笑着应了,接着便开始用谈正事的口吻道:“军门大人,我们的移民数量还是相当不足。未来数年,我们打算迁移几万辽民过来,不过暂时和东江那边有些不愉快,移民之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最近我们还是打算在福建沿海,漳福等府招募百姓移民到笨港那边去,那边土地肥沃之极,沿海地方距离山地很远,大量田亩可以轻松就开出来。气候温润,土地肥沃,近海多鱼,多野物,百姓去了,容易生存,比在这边苦熬要好的多,到时候,他们也会感激军门大人的。”
“这事你们可以做。”郑国昌笑道:“福建这边闯海向来是可行的事,此前颜思齐就带了万把人走,官府也没有过多干涉。你们和记向来恭顺,从未有滋扰海疆之事,你们上岸活动,老夫置之不理也不怕会有福建籍的言官会出来多事。这事你们尽可放手去做,但要记得,放手去做,不是放声去做。”
李平之哈哈一笑,说道:“老大人真是善谑,在下明白了。”
郑国昌道:“人数还是要有限制,三万以下,动静不大。”
李平之道:“在下明白,准定不会超过三万人。”
辽民的称民其实还是在进行之中,按和东江镇谈好的就是当初招募的将士和其家人都可以赴台,当然有了上次的冲突之后,现在东江镇的配合度相当有限,不过在和裕升的大炮巨舰的威胁之下,相信东江镇也不会和自己过不去,坚船利炮的威胁他们还没有解决,做事不会太过份的。
未来两到三年内,五万辽民加五万闽浙移民将会构成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的移民潮,将会以一百户为一屯堡村落的形式往台南内部迁移。
郑成功移民十几万到台也是大概差不多的地点……从笨港到大员一带都是后世台南区域,近海平原多,山地少,物资十分丰富,不象台中到台北有相当大的山地区域,台北也有大片的宜于屯垦的地方,所以几十年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一直到清朝中叶时,台湾才完成了汉民移民的过程,清政府设了一府数县,几十万人口,台湾才真正归于中国版图之内。
不管何时人当然是最重要的,郑成功移民,陈永华等官员兴农植桑,局面迅速稳定,台湾方有养活郑军确定延平基业的根本,相比起来,当初的颜思齐和郑芝龙格局都是太小……当然也可能是没有被逼到那份上的原故。
十余万移民当然也只是基础和底子,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会达到几十万乃至百万的规模,这就需要长期的规划和运作,而不是在海边建个堡子屯田就能完事了。
“尔等要好做。”郑国昌敛了笑容,用告诫的语气说道:“孙国桢,俞咨皋都已经上报,与红夷签定了和约,彼弃澎湖,我们容忍他们使用东番港口存身,其不准至我大明岸边骚扰地方,我们也允许他们前来做正常的贸易往来。此后彼辈会慢慢腾出手来,他们迟早会和你们发生龃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李平之很沉静的点点头,说道:“老大人放心,我们定然会好生防着他们的。”
……
听了李平之的话,常威有些郁闷的道:“同僚叫我们小心,郑军门也是一样的意思,俞咨皋也是叫我们小心,我们就真的是这样的形象,人畜无害?”
众人闻言颇为赞同,蒋奎道:“他们大约是真的没把李指挥的三千部下放在眼里吧。”
常威赞同道:“其实如果不是海上力量稍有不足,凭第四团完全能横扫岛上的荷兰人,他们才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