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作进行得又顺利又迅速,德国的第三次冒险再次获得成功,连最保守的容克贵族军官也不得不对那个似乎是上帝私生子的小胡子元首言听计从。德国占领苏台德区是在10月1日至10日之间进行的;设在柏林的由四个慕尼黑国家和名义上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国际委员会于10月13日决定在割让区不再举行公民投票,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不过是为这场交易蒙上一层遮羞布,它对德国的要求总是惟命是从的。11月20日的德-捷议定书便划定了最后的边界线。边界线的划分大致上是按照西塔拉在戈德斯贝格提出的要求,主要以民族考虑为依据,但也给德国以战略上的便利,使捷克的残余各州听凭德国摆布。波希米亚就这样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分割,就在亨莱因的追随者欢庆他们与一个他们及其祖先从未隶属过的帝国团聚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南北边界却都在向境内缩进。历史又倒退到1919-1920年,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领土又从它手中被夺走了。当波兰看清捷克斯洛伐克已被遗弃而屈服时,便立即于9月30日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切欣区,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20年乘波兰无力兼顾时吞并切欣区的历史重演,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让步,在10月2日至12日之间波兰占领的那一块领土,据捷克估计,那儿的捷克人占百分之五十三点五,波兰人只占百分之三十三点五。匈牙利于10月1日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关于举行修改边界的谈判。自10月9日至13日由斯洛伐克人和匈牙利人举行的谈判是在科马尔诺(科马罗姆)进行的,因匈牙利人提出的要求过高而告破裂。匈牙利在10月12日便已采取军事行动,在东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进行了几个星期的小规模非正规战争,这又是1919年的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的重演。同1919年一样,冲突并不是由于两个小国之间的直接问题而要打出一个结果来,两个小国之一在军事上占优势,另一个则有大国的支持,取得胜利的乃是后者。在经过进一步无结果的直接谈判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将争端提请德国和意大利仲裁,因此里宾特洛甫和齐亚诺于11月2日在维也*纳的贝尔维德雷宫划出了新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线,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为了矫正过去把百分之六的马扎尔民族并入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公正行为,现在将百分之二十的斯洛伐克民族并入了匈牙利。
在维也*纳和在慕尼黑一样,都有重要的缺席者,最显著的缺席者是慕尼黑会议的两个西方国家,这和慕尼黑协定附件的规定是相违背的,附件规定由四国来解决波兰和匈牙利提出的要求。现在将英、法排除于东欧之外是在外交上第一次出现。匈牙利曾要求波兰和德国、意大利一同作为仲裁者,捷克斯洛伐克则提出,如果有波兰,也应有罗马尼亚作为仲裁者。因此小国又一次被排除在外,而波兰也又一次成为小国之一。维*也纳议定书所要解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问题是,是否要建立波兰和匈牙利的共同边界,和1919年一样,这再一次意味着要处理卢西尼亚。匈牙利和波兰的目的是由匈牙利恢复昔日的喀尔巴阡山边界,并作有利于波兰的小小修正,它们两国得到意大利的支持,罗马集团的政策和波兰集团的政策携起手来了。波兰想拉罗马尼亚一起瓜分卢西尼亚,可是罗马尼亚却有顾虑,深怕匈牙利的修改和约的主张下一回便要轮到特兰西瓦尼亚了,这是当初建立小协约国的共同利益的最后一次消极表现。卫星国的加强联合又一次出现了相互矛盾:对德国说来,波兰和匈牙利的共同边界可以加强一个从属于德国政策的反红俄集团,但这一集团的主要动机或许也是反德的,因为它拦住了德国向东发展的道路。维也*纳会议暴露了轴心国家内部的潜在矛盾,意大利支持匈牙利,德国则支持斯洛伐克,但德国具有更大的发言权。维也*纳议定书对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宰割较之分割波希米亚更武断,但是还保存了一部分残余的卢西尼亚,正如它依然是其一部分的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样,作为德国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欧洲远隔万里的中国恰克图的火车站上,一列军列正在整装待发,但是奇怪的是穿着中国国防军军装的却是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军官。今晚戒严之后,当地人被禁止出入车站,如果有当地的俄族人,一定能发现这些军官并非帝国在俄族中招募的外籍军团,他们虽然明显是白种人特征,但是和当地的斯拉夫人、鞑靼人等都不太一样,所以从他们登车前的安保措施都非常严密,就是为了防止这支特殊的部队曝光,汽车一直把他们送到月台上,下了车就是紧急集合登上了列车,所有的窗口都用铁皮封住,除了车厢门缝都密不透风,不过排气扇会为他们提供换气,而日光灯也将昼夜开通。他们将要向东开往海参崴的中国海军北海基地,在那里换乘集装箱货船,一支由七条集装箱货船和两艘油轮一艘杂货船组成的中国商船队将经过白令海到达美国西海岸,然后经过一次补给之后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然后从直布罗陀海峡穿行进入地中海,最终抵达意大利的加里波堤港卸货。
一路上虽然说不上风平浪静,但是法国和英国的潜艇和军舰也没有几艘布置在北大西洋上,多数还在印度洋和南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