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在程咬金的坚持和开导下,终于同意接旨谢恩,为了演得像,程咬金让罗松先不动声色,两个人躲在里间给杨勇写了封密信。信写好后,为了让杨勇相信,他二人咬破中指,在信上双双签下自己的名字。
信写好以后,如何平安送到杨勇手中成了个大难题。因为他们身在并州,而杨勇远在大兴城,中间还隔着黄河,可谓是万水千山。
不过程咬金有的是办法,告诉罗松这件事不要急于求成,现在程咬金表面上大唐的右戍卫大将军,罗松接旨之后,就是大唐的兵部尚书、镇国大将军,二人这么大的官,手下亲兵卫队、家人随从、溜须拍马者肯定是车拉船载,多如牛毛,二人又是投降过来的新官,肯定得选拔亲信之人,然后再从亲信中选拔送信之人。
罗松一听大脑袋真有办法,此计可行,便同意了。先把密信藏好,为了掩人耳目,二人跟没事人一样,先来了个不欢而散,程咬金嘟嘟囔囔,骂骂咧咧带着随从离开罗王府走了。
程咬金走了以后,罗松来内宅见母亲。
罗松去见程咬金这么半天,姜氏老夫人正担心呢,罗松回来了,屏退左右后,罗松就把程咬金之计跟母亲实话实说了。
老夫人听了也觉得程咬金之计可行,她太相信义勇王了,决定一试。这样,二人心里轻松了许多,吃饭也觉得有滋味了,睡觉也香甜了。
程咬金出了罗王府,来见李世民交令,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到了秦王府,早已经盘算好了。
到了秦王府客厅,落座之后,有人献上茶,李世民看程咬金端起来喝了两口,又放下之后,就关切地问:“程兄,怎么样,罗将军同意了吗?”
“同意什么呀,殿下别提了,”程咬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他断定李世民不会杀罗松,把今天会见罗松之事,根据需要进行了加工改编,最后道:“罗松太不识时务,仗着自己有本事,态度蛮横,认为殿下舍不得杀他,变本加厉,有恃无恐,甚至是蹬鼻子上脸。要属下说,干脆把他杀了算了,我大唐兵强马壮,战将千员,人才济济,有他罗松不多,没他罗松不少。”
李世民听了摇头道:“程兄言之差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他还对父皇有救驾之功,就算本王同意杀他,怕是父皇也舍不得呀,好事多谋,程兄就多辛苦几趟吧,明天你再去,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此事如果成了,程兄就立下大功一件,小王一定禀明父皇,到时候父皇定会重重升赏程兄的。”
程咬金心中高兴,装作几分不情愿,“那……好吧,属下只想效忠殿下,功不功赏不赏的,属下不在乎,殿下要没什么事的话,属下先行告退。”说着,程咬金起身告辞。
“程兄辛苦了,回去歇着吧。”李世民很高兴,把程咬金送出府门。
程咬金心中暗乐,这才叫吃孙喝孙不谢孙呢,恐怕你们做梦也想不到吧,又有谁能想得到呢?绝顶聪明、叱咤风云的李家父子,却被老程玩得团团转,王爷你能想得到吗?
程咬金得瑟着回到府上,命人摆下一丰盛的酒席,他自斟自饮,喝了个八成醉,觉得惬意无比,倒头大睡。
第二天,程咬金满面春风,带着随从,又是大摇大摆地来到了罗王府。二人和罗松表面上演戏,暗地之中二人又商议接旨谢恩和培养亲信之事。
三天之后,程咬金来见李世民,一见面就兴冲冲道:“属下给殿下道喜了,罗松终于转过弯来,愿意焚香接旨,叩谢隆恩。”
“真的?”李世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头前带路,小王要先见见罗将军。”
程咬金陪着李世民,带着亲兵卫队,到了罗王府,与上次不同,罗松和老夫人都接出来,罗松对李世民纳首就拜:“罪民罗松叩见殿下,投降来迟,请殿下恕罪。”
李世民笑得合不拢嘴,赶紧伸双手相搀,“将军弃暗投明,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这时老夫人也过来行礼,李世民把他拦住了,程咬金高高兴兴和李世民到罗松府上坐了闲聊了一会儿,起身告辞。
李渊得到报告后,也非常高兴,正式授予罗松兵部尚书、镇国大将军之职,并加封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之职,由从三品武官升为正三品武官。
坐到这个位置上,两个人的府上可热闹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房谋杜断、刘文静、裴寂、柴绍、段志玄、刘弘基,等等。文武百官前来祝贺的络绎不绝,有来溜须拍马的,有怀有政治目的,他不来他不来,有的聚集到了一起,这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除了上朝之外,就是吃喝了。
两个人开始培养亲信,这么大的官没有几个得力的助手怎么行呢?这事不用藏着掖着,人之常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官员调整,部门一把手换了,一般情况下,秘书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等肯定也得跟着换。
两个人结合着,通过几次刻意安排的考察,从亲信中很快打到了合适的人选,程咬金把信交给此人,让他送给潼关的主将,潼关的主将接到信后不敢擅自拆看,又派心腹之人送到了杨勇手里,这样几经辗转,这封信从写成到传到杨勇手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杨勇看完这封信,上面还有程咬金和罗松的联合血指印签名,杨勇大为惊奇,为了确信一下,经过询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