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自由国度’,政府就不会把好莱坞当回事,事实上,早在1941年参议院的调查小组就把影业公司形容为‘巨大的宣传机器’,正如曾任美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席的杰克·瓦伦提所说的那样:‘好莱坞与华盛顿来自同一个dna’——国防部特设的好莱坞联络官,菲尔·斯特鲁布就是一个佐证。
所以当分属不同阵营的媒体们,今天攻击《拆弹部队》‘政治倾向过分正确’或者‘票房低到令人发指’,明天攻击《阿凡达》‘左翼阵营发怒的毒蛇’或者‘反美反政府’,卡梅隆也最终不得不在福克斯新闻节目的采访当中做出了澄清。
显然,美国电影业只会宣传那些有利于右翼势力的思想。
奥斯卡当然也不会例外。
但正如德国戏剧家、诗人贝尔托·布莱布特所说,艺术不是一面用来映照现实的镜子,而是一把打造现实的锤子,《拆弹部队》与《阿凡达》从颁奖季开始就没有停止的明争暗斗也暴露了它最大的不足:标榜现实主义的《拆弹部队》充其量只能说是能够提供一些安慰性的精神食粮,其影片故事结构未能有助于揭示为西方正统思想普遍接受得体制性滥用武力现象——尽管,这也是许多主旨在于抨击时政的影片总会有的弊端,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是迈克尔·摩尔,也不是每部影片都能成为《华氏911》。
在这样的情况下,《疯人之女》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就显得无比可爱可亲起来了。
事实上,最佳影片的评选标准也不过就是——
噢,导演的手法还不错;嗯,剧本写得蛮精彩;唔,演员的表演也算得上精彩;咦,配乐/服装/剪辑正让人眼前一亮……总之公关也做得不错,影评人的反响也都还可以,各方面挑不出大错还挺对评委的胃口。
于是,在《阿凡达》和《拆弹部队》的公关战之下,《疯人之女》乱中捡漏的意外胜出,只要回过神来稍微一想,绝大多数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奥秘了。
“噢,上帝啊,”凯特推辞不过,首先站在了麦克风前,手里一左一右,捧着两座小金人,“噢!我的上帝啊!我该说些什么呢?感谢《疯人之女》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杰克、汤姆、麦德斯、瑞贝卡……再次感谢我们的导演、我的恩师,罗伯特·德尼罗,没有你就没有这一切——”
台下的罗伯特笑得满脸皱褶,忍不住遥遥竖起了大拇指。
“最后,阿尔弗雷德,”舞台中央,凯特微微侧过脸,眼含水光,凝望着始终站在自己身侧的那个已经成长为‘男人’的那个人。她的声音柔软了下来,缓声道:“谢谢你,不仅仅因为这一部电影,也因为你站在这里。”
——站在,我的身旁。
凯特的眼泪再一次滚落了下来,曾经她以为总会褪色的恍如梦境的那一段时光,在这一次变得清晰无比,年少时的执着原来从未离去。
她情不自禁地抓住了那人的手,退后半步,将时间留给了快要用笑容将她融化的阿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微微一笑,与凯特十指相扣,仿佛孩童般炫耀地举起了两人交握的双手,说道:“美好的时辰,美好的瞬间,亲爱的罗伯特,我不能更加感激您的慷慨了,为此我必须承认我曾在私底下埋怨您的不近人情,请务必接受我虔诚的忏悔。”
人们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声,罗伯特也适时对着扫过来的镜头做出自己标志性面无表情的表情——噢,看起来还真是挺冷酷无情的。
阿尔弗雷德吻了吻代表今晚最高荣誉的小金人,继续道:“很多年前,有个女孩曾经问过我,她问我,以后想要成为什么——当然,我没有回答想要成为‘世界之王’——那个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是什么样的,或许依靠父辈余荫,遵循父母的规划成为一个最大的指望是信托基金或者巨额遗产的富二代?不,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而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当然,当然必须要感谢我们剧组的所有人,还有米拉麦克斯……以及向我发问的那个女孩。”他将凯特的手放在唇边一吻,目光之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深沉爱意,专注而布满柔情,“时至今日我仍然万分遗憾地不甚明了自己有生之年想要或者可能成为什么,但我清楚地知道:‘即使收获了全世界,如果没有人与你分享,你将倍感凄凉。’——”
“所以,你愿意成为陪伴我继续前行的那个人么,亲爱的?”
凯特的回答是,再不矜持地扑入他的怀中,主动献上了自己的红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