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玉听着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顺着声音看去,原来认识,正是上次去衙门在县衙门口站岗的那位衙差。
李紫玉急忙喊道:“衙差大哥,看见你真是太好了,你说说让我们过去吧?”
那位衙差扭头一看,急忙喝令道:“快快让开!你们真是好胆,竟敢拦住李姑娘。快闪开,记着点,以后这位李姑娘再进城,一律放行知道吗?”
那位衙差一边呵斥着站岗的士兵,一边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说:“李姑娘,真是失敬,这群人有眼不识李姑娘,还请李姑娘大人大量多多包涵。”
李紫玉爽快地说:“不,他们做得对。现在是非常时期,理应尽忠职守严格盘查,谁知道下一位是不是辽军的探子呢?”
那位衙差连连点头:“李姑娘说的是,您进城有事吧?快快请进!”
说着,指挥着钱晨安赶得马车一路前行,进了城。
李紫玉和齐晓梅无奈的相视一笑,两人两骑也并肩进了城。
和城外的萧条相比,城里就热闹多了。
鳞次栉比的各种铺子门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手里拿着购买的各种商品,出入着各种铺子。
从这些人从容、安然的表情上看,根本没有受战争的影响。
李紫玉心里暗暗称赞林天舒的治理能力。能让百姓们在战争期间保有一份从容淡定的心态,这说明百姓们从心里接受、并信任了执政者。
林天舒能做到这个份上,是很不容易的。
李紫玉他们进了城不久,就到了清河大街。永福堂和李紫玉买的宅子正好一东一西,所以,在金碧路和清河大街的十字路口,约好在永福堂碰头,李紫玉就和钱晨安分道扬镳了。
不说钱晨安去永福堂,却说李紫玉带着齐晓梅直奔清河大街的西头。
这一片都是住宅区,路上虽也有行人。但相比繁华的主街上,人还是少了很多。
两人骑着马很快就到了李紫玉家的宅子。
远远地就看见宅子门口站着两名柴斌的手下,子丘、子岳。
子丘、子岳从老远看见是李紫玉时,就激动地迎了上来。单膝跪地见了礼:“子丘、子岳见过大小姐!”
李紫玉说:“起来吧。”
“谢大小姐!”
“这位是吴夫人,和我一块来的,你们要像尊敬我一样尊敬。”
“见过吴夫人!”
“不用客气,两位小哥有礼了。”
几人说着话向院里走去,子丘、子岳把二人的马匹接了过去。李紫玉随口问道:“怎么是你们在家?柴叔呢?”
“柴头去了城外的庄子里。这几天那里在建房子,每天柴头早早就去那里看着建房。”子丘说道。
李紫玉哦了一声,没再问什么。
她知道柴斌肯定在忙着给村里人建房子呢,也好早点把他们都安置下来。
这次村里人的大迁徙,从本质上说,自己就不应该承头管这些。真正应该管的人是老村长赵清。
自己是一片好意,也是不想村里人无处安身,就自作主张的揽了这个差事。
但愿自己不要好心办了坏事,惹得老村长生了心结就不妙了,这可不是自己的初衷。
她知道随着自家经济条件的改善。再加之自己在镇里有些人脉,老村长或多或少的有些酸溜溜的。就算自己有些事情把他摆在前面,他也肯定会心里不舒服。
这也是人之常情,李紫玉能够理解。习惯把全村掌控在手里的人,突然有一天出来一个比他还牛的人搅乱了平衡,他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威胁,他心里痛快才怪。
自己以后还真的注意着点,毕竟老村长对自家还是很照顾的。自己是小辈,敬着他点自己也是应当的。
李紫玉一路思忖着进了院子,在一进院子碰上了不少傅家的丫鬟、仆妇、小厮和护卫。在一路的问候声中。李紫玉来到了二进院子。
刚进院子,就见前面小山带着弟妹们一路跑过来,眨眼间就到了眼前。
“哇!......姐姐,你可来了。姐姐不要走!呜......”
小兰、小虎像两尊小钢炮就冲了过来,猛地扑到李紫玉上的怀里就哭开了。四只小手死死地抓着李紫玉的两条胳膊,再也不撒手了。
“乖,姐姐也想你们!”李紫玉把两个最小的弟妹紧紧地搂到怀里,眼睛也湿润了。
虽然才分开几天,李紫玉却感觉像是分开了几年。这也是为什么她坚持来张口镇的原因。
不仅弟妹们想她,她也想弟妹们。自从自己来到古代,就没有和弟妹们分开过。这次分开让她认识到,自己还是和弟妹们在一起比较好。
因为弟妹们都还小,就是小山也才十岁。他们不仅需要她在身边悉心教导,更主要的是,他们自小就没有父母,自己就是他们心灵上的依靠。
尤其是两个小的,对自己很是依恋。如果自己离开他们,会让他们以为自己像爹娘一样,抛弃了他们。
这种认知一但深入骨髓,想要扭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就算这里有姑姑,有王秋月,也代替不了自己这个自小相依为命亦姐亦母亦父的角色。
看起来自己的原定计划要改变一下了,她不能离开弟妹们太久,就算离开也要当天回来。
反正自己再留在羊草沟子村意义也不大了,也就是配置火药用得着自己,其他事情自己根本伸不上手。
于是,李紫玉安抚着两个弟妹,肯定的承诺道:“姐姐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