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宅世学园反穿记>第三十七章 李白绝诗

前面也说了,由于某无良神棍的脑残粉肆意传播不实信息,误以为绝郁之槛开山收徒的消息不胫而走,导致巨鹿郡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人物,包括各种文人武夫。

这一天我在山下闲逛时,发现十里亭坐着两个气质不俗的文人,一个是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另一位相较年轻,年方二八的青年,两人衣着整洁,手上无茧,许是哪家的世家贵人,便上去一窥究竟。

两人斟酒而饮,吟诗作乐,好不快活。

“这位小友观之已久,何不前来同乐。”许是发现了伫立在那儿的某人,两人中的中年文士笑着邀请道。

“那便打扰了。”我也不怕生,很自来熟地融入这两人中。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还未开始自我介绍,那名年方二八的青年首先便开口吟诗。

中年文士也紧接其口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呵~”我十五度角玩味歪头。

这是离骚,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渔夫》

沧浪之水是比喻天下的整体局势。“水清”是比喻太平盛世,“水浊”是比喻动(和了个谐)乱之时。

缨是帽子上的缨络,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而与之相对的,“濯我足”就是指保全自身,不问世事。

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水清澈的时候,就用来洗帽子,洗衣服。当水浑浊的时候,就只能用来洗脚。这是生活的常识,也是做人处事的道理。

天下安定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大胆的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是天下动(和了个谐)乱的时候,人们就应该韬光养晦,不能盲目出风头。

若非最近发愤图强恶补各类知识,恐怕就得一脸懵逼地看着两人装逼,自己在两人面前出丑了。

不过也由此句,能看出两人的志向,与对天下的理解。

心生感叹下,我调整好心态,双手恭维道:“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两位先生真高才也。”

曾经说过,这个时代知识被世家垄断,活字印刷术还没见到影子,书籍什么的还都是用纯手抄的,有此等才学,两人的身份不简单。

对于我文学气息满载的回答,两人也笑意连连,表示满意。

“在下xun_yu,字wen_ruo,颍川人士也,因早年黄巾之乱,携宗族来此避难。”青年文士自报家名,表示愿意和眼前的小友结交。

“在下c_de,东郡东阿人士,游历途中因听闻绝郁之槛的事迹,前来拜访一二,偶遇wen_ruo兄,相谈甚欢。”

寻鱼?文弱?

沉鱼?重的?

这奇葩的名字,没听过,肯定是小角色。

“适才二人吟诗,令我感触颇深,吾虽不才,有一诗,欲请两位一评。”简单地自我介绍后,对于两人的装逼,我当然要投桃报李回敬一二,拿千古绝诗震死他们呗。

“哦?小友且讲无妨。”也许是年龄长幼的关系,两人还真一副师长点评的模样。

“那我献丑了。”我准备了下,想象此时是教室老师要求诗歌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鱼和沉鱼听完,两人细细品味,不住点头,口中妙哉念个不停。

“看来小友也是个颠倒流离地思乡之人。”中年文士沉鱼言语中带有钦佩可怜之意。

“两位误会了,此诗并非出于我之手,而是一名叫李白的文人。”我连忙澄清,文抄公这事我可做不来,李白的东西就是李白的,而且诗仙李白可是我的偶像,伟光正如我我绝不会去玷污。

“哦?世间竟还有如此才子。”青年文士寻鱼眼神中那恨不能立马一见的心情。

“是啊,李白可是被人称为诗仙的。”我赞同地说道:“顺带,这诗的意思是说一个叫明月的女人在李白面前脱了个精光,她的皮肤就好似地上的霜雪一样白,李白抬起头看着明月姑娘,却又想起了远在故乡的老婆!!这首诗充分的表现出诗人在他乡嫖妓时的矛盾心理。”

“……”

“……”

寻鱼和沉鱼陷入了沉默状态。

“咦?两位怎么了,怎么一副被雷劈的样子不说话了。”

……

一个小时后

绝郁之槛

“代沟真大,这个时代的人一点也不理解现代艺术,有必要激动成那个样子吗……”

结束散步后,我很不爽地走了回来。

“你一个人在那边碎碎念个什么劲儿啊?”已经跟条咸鱼没什么区别的王中明,正葛优躺着。

我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引来王某人的捧腹大笑。

“亏你能解释成那样,李白的棺材板都快盖不住了!”

“李白还没出生呢,笨蛋。”我毫不在意。

笑了一会儿后,王中明不知为何表情开始变得奇怪起来,怎么说呢,就像买了张彩票掉了,自己没在意,可是回头发现却中了头彩一般的表情般。

“等下,你刚才说,那两个人的名字叫什么来着?”搞不懂为嘛王中明那世界末日的表情。

“寻鱼文弱和沉鱼重的啊,也不知他们父母是怎么想,取个这么奇葩的名字,不过这两名凑在一块儿也挺有意思的,寻鱼终于寻到了沉鱼,可惜太文弱举不起重的,两人明明是两个不同家室,取的名字还真……”<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李白绝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