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他不需要特别的理由或条件。悲心可以是完全无条件的。悲心的生起,不必等待特别场合的出现,譬如有人心情陷入悲剧般的情节,或者是身体病痛带来剧苦。如果我们必须等待某些场合才能唤醒内心的悲心,那么悲心就如同是一个开关,而且可能关的时候远比开的时候多,这样就不算是拥有悲心。真正的悲心——如同慈爱的心——因为体会出众生都在受苦,所以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悲心。悲心隐含于佛陀所教导四圣谛的苦谛之中。无人能够幸免于苦,因为生活——存在——本身就是苦。这并非意味着悲剧,而是表示世间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包含着冲突、刺激和无止境的欲求更多、欲求保有或欲求转变。除了阿罗汉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放不下一切贪欲。因此,悲心是要随时保持,而不是只有当悲剧降临在人们身上的时候才唤醒的。
这种为求利益众生的感觉,是达成去除“自我”的唯一可能。人们普遍存有的自私。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因为每个人都一样地自私,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为他人着想。如果真有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必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而受到拥戴。因为由内心流露出的慈爱和悲心,能够为众生与乐拔苦,化解人世间的忧愁和荒谬。然而,绝大多数人们都缺乏慈爱和悲心,因此在他们心中。真正的快乐也就几乎不存在。心中的慈爱和悲心,是所有真实快乐的根源,因为二者能够去除“自我”。任何人只要还有一点点自私就无法拥有快乐,因为自我的贪欲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我们永远无法了结所有的问题,总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当我们抱持着随缘的心态。就能引导着自己的心念,去战胜所有的yù_wàng。此时,每位众生都是主角,不但能够认清普遍性的苦,也能了解属于自己的苦楚并没有特别之处。此二者只是全体存在的一部分。因此,就会生起为自己也为众生的无量悲心,而决定得到度脱一切苦厄的力量。
何谓随喜心?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师傅,草地没草了好难看哪!我们什么时候撒点草种子吧?”小和尚向师傅建议。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有一天,师父上街买了一包草籽回来,吩咐小和尚去禅院的草地播种。
播种的时候秋风窄起,草籽边撒边飘,小和尚着急了:“师傅,不好了,好多种子被风吹飞了”。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在草地上开始啄食。小和尚一看急得跳脚,赶紧跑去报告师傅:“ 不得了了,种子被小鸟吃了!”
“没关系,小鸟饿了就让它们吃吧,不过,小鸟消化不了种子,种子只要落地在别处也一样可以发芽”师父说: “ 随处! ”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庭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嫩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了点头说了两个字:“随喜!”
随时,随性,随处,随缘,随喜,讲的是一种状态,不刻意,不强求,顺其自然。而随喜心则是一种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急,不燥,本着一颗平常心。自己看不惯别人只能说明自己修养不够,所以还需慢慢修炼,等什么时候完完全全拥有一颗随喜心了,才会活出一种超我的境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