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恐怖悬疑>异界是这样形成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原子弹?
的重要部分。而单个的属性能量才是自己要苦苦寻觅的光子。这个世界的光系魔法元素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几乎可以融入所有的属性能量中。然而它的排斥性同样很强大,一旦形成魔法便强力排斥其它魔法元素。在特殊小的三维空间中。各系魔法元素无处躲藏,引发一轮又一轮能量震荡互换。最终导致整个三维空间爆炸.....。

因此,引发三维空间爆炸还需要另一个重要的步骤;同位素互换!

一个原子核的最低能量状态叫基态,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称激发态,激发态还可分为第一激发能级等等。如果原子核的运动状态处于激发态的某个能级上,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会自发跃迁到基态,并以放出射线的方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凡是原子序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原子核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有共同点,但是,由于原子核中质量数的不同,核的物理性质是不同的。有的是稳定的核,有的是放射性核,即使同样的放射性核,它们也有各自的衰变方式及不同的衰变常数。可见每一种核都有它独自的特性,因此对每一种核统称为核素。

同位素交换分离法是利用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的同位素之间,能够发生自发交换的特点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分离的方法。它是放射化学的一种特有的简便和快速的分离方法之一。

1913年索迪和法扬斯同时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律,并提出同位素的概念,从而解决了许多新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问题,并用同位素概念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依存变化关系。

1913年汤姆逊和阿斯顿在用磁分析器研究氖时,发现了氖的两种同位素—氖20和氖22。这是第一次发现稳定同位素。1919年阿斯顿制成质谱仪,随后他在71种元素中,发现了202种同位素,并测定了各同位素的丰度。1920年赫维西和策希迈斯特尔研究了同位素交换反应。1931年尤里等发现重氢;1933年路易斯等用电解法制得纯重水;1934年挪威利用其廉价水电能建立了第一座重水工厂。1942年美国建造了电磁分离器并分离出铀235;1943年美国又建立了三座六氟化铀气体扩散工厂生产铀235;1944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首先生产了千克量的铀235,并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重水既是建造反应堆的重要原料,又是热核燃料和热核武器的原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竞相研究生产重水的新方法,其中硫化氢双温交换法、液氢精馏法等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张欣婷迅速调整精神力寻找可以互换的属性能量,马上开始行动。她把这些过于复杂的工序全部简化,将挑选好的属性能量放入三维空间。利用精神力直接激化光系属性能量快速运动。让光系属性能量迅速与其它属性能量产生融合、互换。

结果,非常令人惊讶。两分钟之后,整个三维空间仿佛要沸腾了。所有的属性能量四处乱窜,如同失去控制的电流一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猛烈地冲击着三维空间的魔法阵图。似乎要冲破空间冲向大自然才肯罢休。......。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三章 原子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