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日光渐暮,夜色来临,郑莞这才惊醒,原来虎子看到的是它,白马寺的琉璃宝塔,在长夜深沉里,佛灯永明。
见到它时,郑莞不禁于虚空中怔立,目光穿过重重迭云,远去再远去,纵然离得数万里,仍可看见高山之上,烟云缭绕的金光宝塔,幽幽燃起簇簇明光,皎洁远比漫天星辉,为黑夜中的行者默默指引着方向。
丑丑跳到虎子的头上,也向西方眺望,不过一片黑黑漆漆的,除了云还是云,但见连虎子也看得仔细,面上还有它从未见过的虔诚,它于是瞪着眼睛再看了许久时间,确定自己什么也看不到,这才问郑莞:“看什么呢?”
郑莞回过神来,看了眼虎子,淡笑,“我看到的方向,他看的是佛缘。”
丑丑圆溜溜的眼睛转了转,最后向上翻去,表示不明白。
“继续赶路吧”郑莞道一声,白鹤立马远飞,丑丑卯足劲跟上,一行人走走停停,两日后黄昏,终于到了落屠山的边缘。
此处虽是深山之中,但沟涧之间,谷峰之中,依稀可寻人道,郑莞着丑丑与自己一样敛了气息,徒步随三三两两的人迹跋涉山水。
走着走着,便在前头遇见一对祖孙,老的年近花甲,头发花白,身板倒还硬朗,少的约定是十来岁,眼睛明亮,两人面上均有风尘之态,沾满疲倦,郑莞不过随意一句,“你们自哪儿来?”
那老妇人便碎碎念起来,郑莞大致听得明白,这祖孙俩来自落屠山之南的鸡鸣城,小孙儿名仇智,父亲在他少时外出寻师拜道,一去无回,家中唯留下仇老太大、仇智、还有他母亲。这些年仇母操劳,落下病根,卧床不起。仇老太太便想着来白马寺上烧一柱清香,祈求平安。再者,也是想取一瓢九莲华池水,据闻此水可治百病。延年益寿。
知这祖孙两人不容易,郑莞打了火把,走在前方,为两人开道,好在山林之中。道路己基本成形,也并非难走,只是在黑夜视线不好罢了。
郑莞特意放缓了速度,不过仇老太太毕竟年迈,郑莞本想叫虎子背她一把,但这老太太脾气也犟,硬是不愿意,直至慢慢爬到了落屠山脚,老太太才开口道:“我自己一步一步走来,诚心点。才到乞求到平安。”
此刻已是清晨,日光落在老太太的沟壑的面庞上,格外的温暖,“姑娘你心好,也会得愿的。你们不必再等我们祖孙俩,我们慢慢叩拜上去。”
郑莞笑了笑,转身路上石阶。
落屠山的石阶盘旋而上,每一阶高约六寸,长近丈,宽亦有半丈。石阶一边靠山,一边临空。山脚处已有些许人,不过是些寻常人,略略有些修炼过的迹象。不过大致是将修炼作为强身健体的法子。
这些人前前后后上了石阶,此中大部分人自首阶开始,行的便是三跪九叩之礼。
郑莞悄然有个念头,这石阶的长宽绰绰有余,仿佛就是为了给行礼之人方便。
郑莞观察着虎子,他也行着三跪九叩之礼。但并非瞧着别人依样画葫芦,倒像是无师自通,一举一动,格外虔诚。
他先是伸出左脚踏上石阶,再双膝跪地,手背朝上,叩头三记,起身,再跪再叩二遍,复上第二阶。他面上不复笑容,而是一种近乎于庄严的平静,仿佛脱胎换骨。
郑莞自也不催促,只在一旁静静等着,只不过丑丑却待不住,留下一句“我能跟好你的气息,别担心我 ”后,一溜烟地消失进了树林里。
待虎子拜上石阶,已至午后,但此处气候宜人,不论深夜还是午后,气候依旧宜人,不燥不寒,虽是如此,但一路跪拜而来,也颇费力气,郑莞暗暗数过,这足有一千零八十阶。
这个数字一掠过,不禁令郑莞想到当初上朝云宗的情形,她也惦念着踏完石阶。
上了石阶,眼中所见陡然热闹起来。
脚下是幽幽古径,遮天的树叶遗下缕缕阳光,目光率先穿透过去,一片红黄的、恢弘、磅礴建筑群,洋洋洒洒地落在翠林之外。
耳边听见稀稀佛音,有木鱼在敲,有百经在诵,初闻恰似无章,再闻仿若连成—体,其音妙谛,不以言语,贵在闻者心动。
古径由窄至宽,尽头处是铺石的广场,材质不过寻常,在山中某一处裸露的岩体处便能找到这种极寻常的石头。但此地石面经岁月磨蚀,越发光滑,地面虽不成镜,却也触之温滑。
广场之上有一处池,名为放生池,围以栏杆,池水清浅,底铺鹅软石,石头附生着各种藻类,幽绿幽绿的。池中置一石龟,龟身平水,此龟龟形惟妙惟肖,神态栩栩如生,连其背上纹路也清晰可见。龟身下方,隐隐有水流逆升,是为放生池之活水源头。
池中围着石龟漂浮着数几睡莲,各有其态,另可见活鱼数十尾,各色各样。
池上有石砌拱桥,若穿过拱桥便正对着白马寺的山门殿。
山门殿三座大拱门并立,中间门大,两边门略小,三门大开,纵远远观之,亦可见门上有字,自右而左,分别为:无愿,空、无相,正是佛家所谓三解脱门。
正中大门的红色门楣之上嵌着“白马寺”三字的青石题刻,古朴有力。
三门外左右各有一马,石雕而成,有真马大小,作低头负重状,温和驯良。
透过山门殿的檐角上空,可见寺内各处佛殿阁堂的檐角,当然最为醒目的便是山门后两座以蓝天白云为衬的高塔,不过皆非盛传于世的琉璃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