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科幻未来>镜唐>第126节:枯木盘根

满朝文武一个不落几乎全在,天下最聪明的脑袋都集中在两仪殿内,这里可谓人才济济。通化门突发事件,刑部、大理寺、长安令等负责部门的主要官员还没表态,李世民便主动问马周,如何解决这件事。

满朝的大臣听到后,心里默默对比,马周只不过偶然上位的小人物,有什么出色能耐?使陛下如此青睐,看重他的意见?心里都有些不服气!

刑部尚书李道宗、大理寺少卿戴胄、以及元老级人物候君集和长孙无忌心里也不满。

长安令空有一身本事,陛下不向他问话,他不敢冒然乱说,只能咽在肚子里。不过,马周替他挡了一把,他对马周并没什么不满,相反还有些感激。

马周进朝堂不久,不了解官场盘根错节的关系,根本没想到只说一句简单的话,就惹那么多大人物不满。现在陛下亲自发问,马周便说:

“巨以为,快速侦破案情没任何悬念,但为杜绝此类事件重复搅乱民心,祸国殃民,每条主干道应设置一到两个警鼓,遇到异常情况,以击鼓为信号。听到鼓声响起,各坊各里斥候一起出动,布下天罗地网,使行凶作歹之徒无所遁行。”

眼下的条件下,除声音和狼烟传警外,还真想不到比这个更好的办法。李世民很满意马周创造性的见解!

这巧妙的办法是从手机电波得到的启发!都是波嘛,都可起到警示作用。在不能制造电波的情况下,马周只能以战鼓示警了。

其他朝臣听完马周的话,心里都嗤之以鼻!不就是把催动士兵的战鼓利用到民间嘛,有什么稀奇的?但大家发现李世民点头同意,也没人表示有不同的意见。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建唐之战,他也有功劳。他与李孝格、李靖、李绩合称初唐四李。他现在担任刑部尚书,主管全国大小案件和治安情况。这次通化门之变,刑部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失职。

乘这个机会,李道宗也想推广以锣鼓为信号治安措施,毕竟他出身行伍,想到这个办法也在情理中。哪知一不小心,被马周抢先表态。现在,满朝的大臣都知道由马周想出来的,他再提就成拾人牙慧而遭人耻笑,心里当然也非常不满。

李道宗出列,站在朝堂通道上,施礼问道:“本尚书请教马御史一个问题,里与里,坊与坊之间只一墙之隔,你让斥候共同维护治安,事情结束后,算哪处街坊的功劳?到时候大家为争功而闹起来,这不是陛下想要的结局吧?”

一见是李道宗出来置疑,马周掂量掂量自已的斤两,觉得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与他对抗,便客气地笑道:“李尚书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本御史以为,都是给圣上效力,为百姓安危着想,只要阻止类似事件发生就是好的,至于他们功大功小有什么分别?”

立大功和和立小功的分别还是非常明显,他李道宗站在朝堂上与陛下议论天下大事,左右天下大局,而在他手下的士卒只能呆在兵营里讲荤笑话渡日!

同时,李道宗也觉得,马周的话似有所指。他李道宗建唐立有大功,而马周本人半分功劳也没有,似乎暗示他和马周都一心为陛下办事,不论以前功劳大小,他李道宗无权问任何问题。

谁给他马周这么大的胆子与李道宗当面叫板顶牛?李道宗便怒道:“马御史既然把话说得这么清楚,刑部尚书就由你来作好了,我回家休息去了!”说完,把官袍一脱,头上的帽子也摘下来,捧在手里向李世民请求辞官。

马周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温彦博一见李道宗出来置疑,心里替马周暗暗着急,却不敢出列表态。他可是陛下的堂弟!打断骨头连着筋,还是不要主动招惹的好。

这时,长孙无忌眼珠一转,想出一个办法,站出列劝李道宗说:“现在你我同僚是在讨论如何解决城门之变的对策,而不是与他人赌气,李尚书还不快快把衣服穿上,向陛下请罪?”

李道宗出于一时的激愤,才说出辞官不做的气话。现在,他的堂兄李世民冷冷打量着,却不表态,他心里首先发虚。长孙无忌素以聪明闻名,见他出面劝阻,李道宗借坡下驴,便收起帽子,穿上衣服,向马周横了一眼。

马周做梦也没料到,相当丞相级别的中书令长孙无忌,竟然也跳出来掺和这件事。心里异常纳闷,难道他对自已也有所不满?温彦博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只是身在朝堂上,不能交头接耳,没机会给马周讲明白,在一边连连使眼色,可是马周并没发现。

长孙无忌出列以后,问马周:“长安城内人口众多,查询起来十分困难。尤其是还有邻国使者也居住在长安。以什么理由去搜查人家的使馆?真要查起来,还不闹个鸡飞狗跳墙,掘地三尺来?”

马周被长孙无忌问得有些尴尬,想了想,回道:“每处里、坊、村、乡、县都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名字,按照名字一一查找,应当不困难。虽然长安城内有许多外地过客,但他们出了县乡坊,都有官方颁发的通谍,凡是没有通谍的,都按流民处理。”

“酒肆、市坊、青丶楼、妓馆的人,由太府寺管辖,如果查起来,也不算困难。”

长孙无忌冷冷一笑:“说得倒是轻巧,通化门之变,已经牵扯到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京兆尹四个部分,马御史觉得还不够乱,再把太府寺也扯进这趟混水么?”

这时,李世民轻轻一抬手,阻止马周和长孙无忌争辩,


状态提示:第126节:枯木盘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