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洛仙>第七章 会 友
道:“卜夷散人客气了,老身以僵死之身有事相求,岂敢唠叨怨人。”卜夷散人收珠落地,作揖道:“若非老母昔年相救,本人早已毁了根底再坠轮回,哪里还能有这般修为,老母恩同再造,但有所求,必当尽力。”

老妪道:“上次寻你所办之事,不知是否齐备了?”

卜夷散人取出一个口袋,袋中鼓鼓,如塞满蚕豆相似,回道:“受老母吩咐,这三百多颗安神定志丸,已然提炼完毕,请老母收讫。”把袋子递过,又问道:“不知老母要这许多安神定志丸来有何用处?”

“卜夷散人有所不知,老身有一孤苦孙女,只因少了二魂六魄,这才神智不清昏昏欲睡。我以阵法屡招魂魄不至,便想出个偏方来,欲以安神定志丸,取代那不知何踪的二魂六魄。”卜夷散人奇道:“安神定志丸代替那二魂六魄?这如何代法?况且有三百粒安神定志丸,岂与二六相加之数符合。”老妪叹道:“只是姑且一试,一次不行则行二次,故此多要些丸药试验,不过略尽人事罢了。”

卜夷散人又道:“不知此事有无先例可循?”

老妪默然半晌,似乎不愿言明,缓缓道:“有是有,不过并非用那安神定志丸替代的魂魄。”

卜夷散人笑道:“老母神技精通,以安神定志丸替代人之魂魄,旷世惊人呐!”老妪也淡淡道:“散人过誉了,老身虽是有此念头,却是一层成功的把握也没有。不过退一步想来,便是错了,那安神定志丸也不会对人有何遗害之处,强胜那滥造杀孽的万灵……”突然又住口不说下去。卜夷散人附和着点头称是。

老妪接过口袋,谢过之后,便要告辞回去。

卜夷散人依然笑容可掬的道:“醍醐老母一世英明,却越老越是糊涂,好好一个老堂主不当,却放弃雍容华贵不要,躲至荒沟野岭生活,甚不明智,诚是可惜。”方才恭顺的卜夷散人竟说了一番不甚恭敬的话来!

老妪一惊,不是诧异于卜夷散人的语气戏谑,胆敢以晚辈身份直呼其称谓,而是惊疑于卜夷散人何以知其老堂主身份,自己又未言明,他从何处听来。醍醐老母森然道:“卜夷散人,你又知道些什么事?竟在老身面前胡说八道起来。”

卜夷散人笑道:“实不相瞒,鄙人偶然之下听说,当年神教的转生堂老堂主便是醍醐老母,这才知道,救我性命的大恩人便是神教中人。遂仰慕神教威仪,又感怀醍醐老母恩义,便舍身加入了神教,添为砺丹堂所属办事。这番作为,一是为了报答老母的一番救命之恩,二是欲借神教之威造福四方,可说与神教和老母都是有缘的很了。”

醍醐老母听着卜夷散人一番厥词,似乎他之所以加入神教,都是因自己昔日救过他一命之故,不由得一阵冷笑。

卜夷散人又道:“此次醍醐老母突然现身,央我做事,实是欣喜无已,尽心办事之下,不敢私加隐瞒,便把喜讯禀告了总堂知道,总堂珍视万分,特下了令旨,诚恳邀请老母重回神教,再尽绵薄之力,福泽天下。”说罢,微一躬身。

醍醐老母吊眼竖立,冷冷道:“昔日卜夷已非今日卜夷,你入你的教,却也不用拿老身的名头顶杠。老身前来寻你筹措丹药真是大错特错,这赠丹之恩就拿你之性命抵过,从此两不亏欠,老身劝你好自为之。”转身便行。卜夷散人忙道:“老母慢行。”醍醐老母边走边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神教之事十余年前便与老身没有关联,你们少来滋扰。”点拐纵身,上了猪背。

卜夷散人手中明珠亮起,往天空抛去,一霎时,黑夜之中,宛如又起一轮冰月。

醍醐老母变色道:“贼子,你邀了谁人来此?”

卜夷散人笑道:“均是一群教内晚辈,一则是听得老母威名,都来瞻仰你老风采。二则是奉了离教主与护教**师之令,前来护送你回教去的。”卜夷散人颇有些神仙之态,若不是亲耳听到他一番阳奉阴违之言,很难相信它出自于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之口。

醍醐老母大怒,骂道:“后悔当日救你,原来是个忘义之徒。”藤拐一晃,凌空隔点卜夷散人。卜夷散人修行不弱,急忙挥手格挡,一道护体真气布于身前,嘭的一声,真气迸发,人影后退。

“醍醐老母!我好言相劝你却不听,把昔日恩情俱作画饼,需怪不得后辈无礼。”

醍醐老母神情阴狠,脸上皱纹如刀裂一般,嘿嘿冷笑道:“老身救人无数,阅人无数,碰上的中山之狼也非止你一个。少说废话,动手罢!”

卜夷散人收回落下的明珠,慑于醍醐老母威名,一时不敢妄动,只是提神戒备。这时从东至西三个方向,飒然风声传来,各有三路人影飞驰而至。

东侧者,凌空而来,两个中年道人,手举拂尘一副道家修真;南面,踏空而至,两个凶悍的和尚,若不是还有一袭袈裟罩体,几以为是假冒的秃驴,只因还蓄着短发不见戒疤;西侧,一人飞空一人地行,一样的奇速无比,飞者大袖飘飘三缕长髯飘摆,是个俗家的炼气士。地行者赤足而来,短衣襟小打扮,环眼豹头,金环挂耳,是个偏疆苗裔人氏。

人影齐至,三面围住了醍醐老母。

醍醐老母凛然不惧,看东面的两个道人,冷笑道:“二位想必是砺丹堂的人物了。”二位中年道人对望一眼,上前稽首施礼道:“久慕老堂主英名,在下度青子、解灵子有礼。


状态提示:第七章 会 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