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最沧海>第六十一章 董事会议

安葬好朱兆有和乔珍后,王大海回到德豪公司的第一件事,召开公司董事会。( 公司实施退二进三,迁厂发展,低成本扩张战略。

会上,王大海首先发言,他说:“企业能够做到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公司的梦想,不过现实的确残酷,有的公司刚到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夭折了,有的成了别人胃里的食物,有的继续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和阵痛。究其原因,小富即安望着天,不思进取,而被别人超越,在市场上节节败退,是走向失败的开始。

“董事长讲得对,企业在市场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有个问题不太懂,想问一问,退二进三,是个怎么具体的退和进。”杨民生支持王大海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的想法,他要认真研究这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德豪公司现在的厂区坐落在滨江闹市区,是商家必争的繁华地段,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和升值空间。退二,即在现有工厂的位置退出第二产业,进三,即在退出工厂的位置开发第三产业,可以搞饭店宾馆、商场购物或者写字楼。”王大海提出自己的观点。

“那我们的工厂怎么办呢?”杨民生担忧地问道。

“工厂可以选在交通便利,靠近原料资源的地方,迁厂发展。”对于工厂的出路,王大海回答说。

“迁一个工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就是我个人搬一次家,坛坛罐罐的,真是搞死人。”杨民生皱着眉头,联系到家里搬家的事,来形容迁厂的难度。

“搬迁是件不容易的大事,也可以说是把双刃剑,不搬是等死,搬了是找死。如果不搬,没有发展空间,场地狭小,设备厂房陈旧,而且,噪音、粉尘、烟囱、污水,扰得周边的居民,三番五次地找环保人员来到工厂,下整改通知书,不但整改花钱,而且,每年交纳罚金。产品上赚点的微利,还不够交罚金的。就此生产环境,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江海市场的扩大。与其在原地徘徊中等死,不如在拼杀发展中找死,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发展才是出路,有出路才是企业的关键。”王大海分析工厂迁与不迁的利弊,这是他调研已久的结论。

“我们这么一个小厂,经不起这么折腾。”牛强一直沉默着,半天才开口说话。

“牛总,你的一点资本,不都是折腾来的吗?当年你与朱兆有一起,到公家的围墙上打洞开店做小买卖,那可是真的折腾人,热脸贴着冷屁股,跟在人家后面,好说歹说,硬是缠到成功为止。你现在要把当年的那股子闯劲拿出来。”王大海知道,牛强被朱兆有的事,影响到工厂停产,对他的打击很大。想办法来鼓励牛强。

“跟张总也表明我的心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不中用,连弦也调不准了。我怕能力不行,误了迁厂发展的大事,但是,我支持发展,不会做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牛强看着王大海说。

“一个人过于谦虚就等于是骄傲,不然,我俩做一个分工,你主抓老厂的生产经营,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迁厂发展上。”王大海想用工作分工来调动牛强的积极性。

“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当然主抓老厂这一块,要轻松一点。但是,不隐瞒董事长,我的心里打着小九九,目前好的经营形势,来之不易,我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相再折腾了,只想过点安稳日子。”牛强无奈地说。

“我们勒紧裤带,抓恢复,搞创新,解决了工资和吃饭,对于一千人的“家”来说,仅是稀饭咸菜而已,取得效益的支撑点,并不是高科技,而是勇气、激情和汗水,的确可以说是‘天道酬勤’。 [看,如果不发展,目前的安稳日子是保不住的。”王大海认真分析公司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以及成败得失,严肃地提出居安思危的观点。

“市场竞争此起彼伏很正常,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整天搞得神经兮兮的。”牛强有点不冷静地说。

“输液瓶生产厂家已趋增势,国人是什么产品热销,就模仿什么,生产什么,一夜之间,市场上遍地都是这种产品,一窝蜂都想来抢这个金饭碗。我们想想看,市场比什么?价格和质量。价格依于规模,质量靠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创造机遇,再上规模,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的档次。当然,我们提醒自己,关键是上得快、上得稳,抢制高点。”王大海振振有词的反驳牛强的观点。

“迁厂,就像小孩爬楼梯--步步都坎呀。有许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会出现我们自己难以预料的困难。”牛强说。

“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值得去努力。我想,董事长分析得对,我们公司目前的状况,既不是汽车,也不是火车,而如一辆负重的自行车,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就会倒下。我支持迁厂发展。当年在围墙上打洞开店,也没有想到能走到今天开办工厂,只是凭着一身胆子干的。”杨民生看牛强半天都没有明确的态度,总在之乎者也,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牛总慎重考虑是对的,迁厂发展,对于德豪公司来说,这是一步较大的跳跃式发展,没有对市场的充分把握,没有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没有一种胆魄是难以想象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王大海也没有认为牛强态度消极,多一份从反面深思熟虑,会使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要少走弯路。

“低成本扩张怎么理解?”牛强在进一步追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董事会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