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新年与姑姊回娘家
这时大娘子在古代过得第一个新年,这个时候的新年还叫做“元旦”。
当然这个时候的欧洲人还在随地大小便,一年不洗澡什么的也不是没有。这个元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元旦,而是现代的春节。元旦或是岁日,新元,新正等都可以用来称呼新年,不过此地临近汴梁故而随东京城的叫法称“元旦”罢。
过年虽好,不过对于李家村里的人来说也就是普通的过个年罢了,唯一特别的大约就是今年有了水车,大家算是过了个肥年。
但是这一年对于李家来说就不仅仅是这样的了,大儿子新妇生了三郎,二儿子新妇也生了四郎,如今大儿新妇又有了,对于李家这样上一辈连个近支尚无的人家来说多子多福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
农家就讲究有事儿了,弟兄姊妹的一起上去帮忙,眼见李家在自己的带领之下越发的昌盛起来乐得翁翁祭祖的时候都不由得多多的絮叨几句,算是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意思吧,虽然这句话现在尚未出世,北宋也还在风雨飘摇中,尚未亡国。
又是一年过去,大娘子不仅有着迎接新年到来的喜悦,更多的反而是对未来的担忧。大娘子不是历史控,因最为不擅长记忆历史时间,故而根本不知道北宋到底何时亡国的。如今又待在这样的小地方,一切讯息都来得那么不容易。大娘子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大一点的城里,否则金兵都要打进家门了才发现,即使家里再有钱又有何用处呢。
大娘子自此便默默的开始盘算起来到底要如何才能将自家搬到城里去。当然最开始要做的却是问清楚自家所在的村子隶属那个城。大娘子决定还是询问最不容易出错的自家大哥的好。
“大哥,为何奴奴从未去过县城以外的城呢?大哥你去过吗?”大娘子发觉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不仅仅是想法改变了不少,连行为都改变了不少。原来的那个她是绝对不可能像这样自然的装无知的,哪怕不知道呢也要装作自己什么都懂。
“大哥也并未去过,不过听说我们这儿最大的城就是大名府城了,之后就要数东京城了。等大哥出息了就带大娘子也去东京城见识见识。”李小乙丝毫不知大娘子的本意,但是仍然在不知情中回答了大娘子的疑问。
虽然还是不知道自己家具体在什么地方,不过按照大哥的说法此处应该是一个叫大名府的下辖的地方,可能大名府距离汴梁城也不远罢。若是远了自家大哥也不会想着说要带自己去见识一番。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娘子就开始一门心思的想要了解一番大名府,不过限于她年纪少,也没有人会对她讲这些,想了一段时间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大娘子还是深深的记住了这件事,想着有机会可以询问一番杨教书或是杨家娘娘。
过年时出了一些风俗比之现代更加有趣,气氛更加浓烈之外这时过年最奇特的一点要属打灰堆了,除夕夜的黎明时分,一家子就将院子里燃过的灰堆用树枝拍打,让院子里满天的灰飞舞。据二哥说这是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心想事成的意思。
大娘子顶着一脑袋的灰默默的无语凝噎了。
年后正月初三就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这天一大早妈妈就起来杀了只公鸡,又将过年养起来的一条鱼也剁了,一副十分欢喜的样子。
结果叔母起来就说要回娘家去,妈妈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大娘子在一旁洗漱,心里默默想到:若不是年节里不好吵闹估计妈妈非得给叔母骂起来不可。于是大娘子又默默的往旁边挪了挪,避免沦为炮灰。
妈妈重重的喘了几口气道:“你既要回娘家为何不昨日就与老生说一声?今日你忻要家来了,你却要回娘家去,这时作何道理?”
“忻家来不是还有姆姆吗,况忻回的娘家奴如何就回不得娘家了。原就该是回娘家的日子,总不能为了接待忻娘家都不让回罢。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叔母自那次姑姊说错话的事情之后越发的不讲究起来。
妈妈听说也觉得无法可想,只得不情不愿的允了叔母娘家去的要求。顿时叔母在大娘子心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也让大娘子对自家妈妈的欺软怕硬的性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大娘子私底下问自家娘娘说:“为何娘娘不回外大人家啊?”
顾娘子道:“总不能忻回了娘家一个嫂子都不见,全由娘娘接待罢,奴好歹也做了她这十几年的嫂子了。娘家何时回不得。况且你外大人家路途远,两日也无法来回,何必与她们争这个。”
听了这番话大娘子才发现自家娘娘非常有想法而且十分有远见。
大娘子也没有时间再纠结于此了,姑姊一家晌午不到就来了。其实大娘子一直以来都很困惑姑姊一家为什么能够这样迅速的来。明明上一次自家去县城卖樱桃都画了很多时间再路上的啊?
不一会儿大娘子的疑惑就解开了。
姑姊一家到的时候不算太晚,但是妈妈还是已经去到门口望了好几回了。姑姊家一到就被妈妈接个正好,于是一行人说笑着走进来。
“大郎,你几个还不快快出来与你姑姊姑丈行礼问好。”妈妈一进门就大声呼叫大郎几个,其实也是提醒家中诸人姑姊一家到了的意思。又说:“你们今日怎么来的如此之晚,莫不是未坐上驴车?”
大娘子几个放下正在练习的字帖,慢吞吞的走出房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