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荣耀大中华>第267章 :水军的设想

这一次从南昌返回京城,虽然商德全心里还有过一些犹豫,但是大体上他还是决定听从唐杰建议的,把未来的命运堵在袁世凯的身上。首发)所以在返回京城的第一天商德全便前往袁府拜见了袁世凯。

当时对于商德全的到来袁世凯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因为那个时候袁世凯的处境简直可以用危险的不能再危险来形容,连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突然间被杀。而且由于摄政王载沣对他的打压,使得往日里门庭若市的袁府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虽然袁世凯在官场沉沉浮浮几十年什么都见识过了,可是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无比的凄凉,想他袁世凯当初是何等的风光,整个大清国几乎都要靠他一人来支撑,可是现在却成了别人鱼板上任人宰杀的雨,这种落差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而就在几乎全京城的旧交故吏躲着他的时候,商德全的到来就让袁世凯觉得难能可贵了。锦山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却很少,所以每一个在逆境当中的人都会把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善意以及帮助无形之中提高无数倍,而商德全的到来则使得他在袁世凯心中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了无数倍。

说实话在此之前,商德全在袁世凯的心中并不算多么的重要,因为在他的北洋体系当中商德全并不算特别的突出,北洋六镇有六个统制,再加上每一镇都有两个步兵协,每一个协又有两个标,而除了步兵之外北洋军还有很多的马队以及炮队协或者标。以前商德全在北洋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兵标统,而在他这一个级别的北洋将领有几十个之多。

再加上官职比商德全高的将领以及北洋体系当中的文官、商办等,可以说以前的商德全在袁世凯心中可能连前一百名都排不进去。袁世凯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只能记住以及看重那些对自己比较重要或者经常在自己面前出现的人,至于其他的那自然是没什么存在感了。而商德全以前在北洋当中便是这样的一类人。没办法,商德全的才能并不算特别的突出,算不上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而偏偏北洋军又集中了这个时代中国最多的优秀人才,所以商德全想要在里面出人头地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商德全被选中南下江西新军的时候,他在袁世凯心目之中的地位才稍微提高了那么一点点。有道是不进则退,当时北洋军已经被诸多满人官吏忌惮、打压,而袁世凯也知道在那种情况之下想要再扩张北洋军已经十分困难,可是不进则退,为了避免衰落的局面出现袁世凯便将扩展北洋之外的势力看的极其重要。

那个时候他选择利用朝廷想要掌控地方新军的契机慢慢的把北洋军中的一些将领外放到地方上充当西方新军将领,袁世凯是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法慢慢的将各省地方的新军控制在自己手中。当时的袁世凯对这一战略性的部署十分重视,所以类似商德全这样的外放将领在袁世凯心目之中的地位便有所提高。

不过即便是提高,却也是提高的有限。因为事实证明袁世凯的这一设想是不怎么成功的。就像当初的李瑞和商德全在江西遭遇的诸多困境一样,袁世凯选派到其他省份当中的将领普遍发展的也不好。

从现在来看李瑞和商德全在江西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用失败来形容的,因为他们都没有将江西新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在其他省份,袁世凯派去的人做的也不见得比他们好多少。

袁世凯通过这种方法慢慢扩展北洋的势力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有利的,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地方上的新军将领以及地方官府来说更是如此。

从当初的天平天国起义开始,满清中央和地方上的分离倾向便已经开始,特别是到了这十年,这种趋势发展的更加明显。几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南方诸省高出了一个“东南互保”来,虽然这一方法保证了南方省份免遭战争侵扰,可是却也使得这种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分离情绪日益严重。毕竟连京城都被攻下来了,这些省份都能够坐视不理,你还指望他们对于朝廷有多少忠心可言?

而且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会彻底打消人类心中的顾虑,在“东南互保”之前南方的几个省份肯定是对这一决定犹豫万分的,当时的他们肯定会有诸多的顾虑。可是这种事情一旦做了第一次,而且事后还没有得到严惩,那么下一次他们再做起来也就轻而易举的,而由此带来的便是他们对于朝廷的认同感再一次降低。

东南互保只是这十年之间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的是满清中央朝廷对地方掌控能力的减弱以及地方省份对于朝廷认同感的降低,当然也标志着他们慢慢的形成了半独立的趋势。

当初袁世凯的举措是他扩大北洋势力的一种方法,可是同样也是中央朝廷趁机加强对地方掌控的一次尝试。而对于习惯于在地方上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状态、习惯于对朝廷阳奉阴违的地方省份来说,他们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才是怪事呢。

所以,这些派到地方上的将领一到地方上任便会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地方新军对他们的排斥现象。虽然各省新军都是陆军部要求编练的,可是这些新军在成军的时候不管是军饷还是士兵亦或者是将领都来自于地方,可以说各省新军虽然名义上归陆军部管辖,但实际上却是自成体系。

来自京城的人想


状态提示:第267章 :水军的设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