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国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大一块飞地
疑问,共和国陆军与陆战队有能力在阿拉斯加作战。相应的。因为基础设施相对匿乏,所以美军在阿拉斯加州的防御反而不是很强。更重要的是,美国当局一直坚信环境与气候就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并且认为共和国当局没有理由去攻占一块远离美国本土,没有太大军事与政治意义的土地。

实际也确实如此,攻占阿拉斯加的军事意义几乎为零。

原因很简单,即便占领了阿拉斯加州,也得越过近互凹千米,才能到达美国本土。虽然阿拉斯加州最南端的岛屿,也就是亚历让。大群岛中的威尔士亲王岛距离美国本土很近。但是越岛进攻的难度非常大,且这些岛屿都紧邻北美洲大陆,共和**队要越过整个太平洋才能登上这些乌屿,而美军却可以用部署在大陆上的远程炮兵将登上这些岛屿军队送上天,攻防态势可想而知。与之相比,进军夏威夷群岛,在中美洲地区登陆,或者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上岸,都要典在阿拉斯加登陆。再从沿海岛屿一路打下来容易得多。

正是如此,在共和国总参谋部制订的多套战争计划中,进军阿拉斯加只是下下策。

问题是,这并不表示阿拉斯加不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拉斯加的重要性体现在战争结束之后,而不是战争期间。

美国能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纵观全球,在面积过劝万平方千米的国家中。美国的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几乎不具备可替代性。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美国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所有外来挑战,即便在独立之后。还非常弱卜的时候,美国就充分利用海洋给予的便利与屏蔽,在美英战争中取胜,并且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言权。事实上,再看远一点,英国能够称霸世界数百年,建立几从未被越的,面积为本土上百倍的日不落帝国,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也与英国广泛的海外殖民地所带来的地缘优势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只要地球仍然是人类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家园,那么地理位置上的因素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毫无疑问,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并不理想。

历史上,曾经在将近功年的时间内领先世界的华夏文明在最近劝年内迅沉沦,被很多人认为是错过了进军海洋的最佳机会。暂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至少得承认一点,即华夏文明一直是陆地文明,而不是海洋文明,而且这与华夏文明所在的东亚地区的地理因素有直接关系。可以说,不管共和国有多么强大。先都是一个陆地国家,即国家的基本安全建立在陆权之上。先得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陆军来抵御陆地上的强敌,才有可能去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当然,这一点与地处欧洲大平原上的德国非常相似,也与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非常相似。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在刀旧算之后的数十年间经历的多次战争,包括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内,共和国当局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改善地缘环境,即消除因为地理位置带来的弊端与缺陷,改善国家的周边环境。当然,这种努力也延续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按照在集约集团做出的承诺,以及与欧洲等非集团成员国的盟国达成的协议,除了历史遗留问题之外,共和国并不谋求更多的领土与领海,但是共和国有权占领占领国的海外领地,并且以租借的方妾控制这些地区。如此一来,大战结束之后,共和国可以依靠迫戈加西亚属于英国的海外领地、以及在南亚地区众多盟国境内的军事基地,控制整个印度洋,能够依靠亚松森岛也是英国的海外领地与从南非租借的福尔斯湾、从尼日利亚租借的军事基地控制南大西洋,还能依靠佛得角群岛、小安德列斯群岛该地区有不少美国与英国的海外领地与托管地、以及在委内瑞拉、古巴、冰岛的军事基地控制北大西洋,甚至能够依靠直布罗陀要塞、塞浦路斯战后由集约集团的维和部队控制,实际上为共和国控制、马耳他为战败国等地控制的中海。由此可见,在世界各大海洋中,共

也许有人会说,共和国可以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进军北冰洋。

仅从地理上看,确实没有问题。不需要整个远东地区,只要占领并且控制楚科奇自治区就能进军北冰洋。问题是,早在田年之前,即在欧洲参战之前,共和国就在与欧洲进行秘密谈判的时候做出承诺,即出了收复历史上被俄罗斯霸占的大兴安岭以南地区、库叶岛之外,共和国只能以惩罚性的方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高度自治区,而不得吞并俄罗斯的任何一块领土。因为扩张领土也确实没有任何意义,加上让欧洲参战更加重要,所以共和国当局非常爽快的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这就意味着,共和国不能通过吞并楚科奇自治区的方式来成为北冰洋沿岸国家。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共和国当局并没有完全兑现承诺,即战后的俄罗斯不是一个独立联邦,而是一个松散的、类似于独联体的邦联。除了乌拉尔以西的欧州地区是一个独立国家之外,在前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出现了多个拥有高度自治权。且完全独立自主的邦国,而这些邦国只是象征性的服从莫斯科的指示,实际上与莫斯科没有任何关系。其中不少直接听命于共和国。但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共和国仍然没有打破规矩,即没有以吞并的方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